两次出兵日本皆因“神风”阻挡日本还真有点小幸运
中日的交往由来已久,到唐朝最为频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到南宋时期,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在对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热衷于引进中国的禅宗。在两宋时期,中国北方也建立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日本对于宋朝一直有贸易和文化交流,但是对于当时的金朝几乎没有什么来往,更不要说后来灭金的蒙古。
在忽必烈未统一中原建立大元之前,蒙古人未曾留意过这个海上民族——日本。日相营原九成在《赠蒙古国中书省牒》中还说:“蒙古之号,于今未闻。”而这时全世界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大半个世界已经被征服。
1266年八月,忽必烈派遣使臣来到已经臣服蒙古的高丽,要求高丽协助蒙古晓谕日本,让他们臣服蒙古。这实际是忽必烈对日本国的一封通牒。在次之后蒙古曾多次让高丽对日本进行交涉,但都以失败告终,从1269年到1272年前后又进行了五次交涉,均被日本拒绝。蒙古在打仗之前还未发生这样的事情,遥远的日本对于蒙古铁骑还是不了解所以不害怕,这让蒙古人颜面何存。
1274年,蒙古和南宋的襄樊之战已经结束,蒙古人有精力去对付不听话的日本人。这年十一月,蒙古和高丽共两万八千多人,乘坐九百多艘海船从高丽合浦出发,开始了对日本的第一次远征。这一次对日本的作战,蒙高联军是占有优势的,一是联军的这次作战是突然袭击日本方面并不知道他们会发动进攻,二是这一时期日本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动荡。此次远征是元朝征服日本的最佳时机。
事实也是这样,由于没有预料到蒙古人的进攻,日本人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防备,联军很快就渡过对马西海域,在对马岛登陆。仅一天就攻陷岛城,联军很快就逼近肥前松浦郡,幕府在这里的军队也很快被打败。
直到这个时候日本幕府才意识到蒙古大举进攻,日本人也很快做出了反应,部署军队向联军可能登陆的沿海地带集结。果然,联军在今津、博多一带登陆,联军在这里与日本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场血战一直持续到日落。联军副帅刘复亭负伤,日本军队则付出的代价更高,军队伤亡惨重,博多、箱崎等地均已陷落。从各地赶来参战的日本武士团也被联军击溃,都向大宰府水城方向撤退。
此时,联军内部出现了指挥分歧,高丽名将金方庆主张一鼓作气解决九州战役,然后等待援军到来。而蒙古将领则被日本人顽强的战斗意志所震撼,他们认为士卒劳累,将帅负伤,为防止日本人偷袭,最后决定撤回海船休息。就在当夜,博多湾风高浪急,联军海船触礁沉没,将士溺水而亡者无数,军心动摇,再无战意,于是第一次远征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史上称为“文永之役”。
不甘心于远征失败的忽必烈开始了第二次远征日本,时间来到1279年,这时南宋已经灭亡。元朝军队在物质方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在高丽建造战船,还在江南一带开始大批量的建造海船。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1281年第二次远征日本开始。按忽必烈的计划是:一路从高丽合浦出发,一路由浙江宁波出发。两路军队会于一崎岛,共同合击日本。为便于长久作战忽必烈还让远征军带上锄头、铁锹等农具以便屯垦之用。
然而这一次日本也早已做足了准备,由高丽合浦出发的军队在攻陷对马岛和一崎岛之后,并未等南军汇合,而是率先向博多湾发起了进攻,这次日本人在这里建起堡垒,进行严密的防御,军队始终无法登陆博多湾。
利用两军未汇合的这一时期日本幕府做好了战斗准备。七月二十七日,远征军东进,占据鹰岛,开始了对日本的本土作战。就在这天晚上突然又刮起台风,由于元军战船靠的太近,无法散开,相互碰撞,战船多以沉没,这场台风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神风”。元军统帅竟然抛弃大部分军队,率领部分残军退回,致使军队群龙无首被日本人逐个击破。规模浩大的第二次远征日本就这样失败了,十四万人回来的不到五分之一。
第一次远征是元军最佳的时机,如果当时听从高丽将领金方庆的主张,日本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如果说第一次远征的失败是一种巧合,那么第二次的失败就和军事准备和指挥两方面出现的指挥不当导致。当然忽必烈对于这两次的失败是不甘心的,他也一直在计划着第三次远征日本,但是由于江南人民的起义,忽必烈的远征计划一直没能成功,忽必烈逝世后也就在没有人提及。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两次出兵日本皆因“神风”阻挡日本还真有点小幸运
中日的交往由来已久,到唐朝最为频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
奇台县人民政府
东湾镇农机化发展,先发展耕、种农业机械及配套先进农具为主,着力提升联合收获机械,淘汰落后的农机机具,着力推广新型、绿色、适用…
- “人太多了!”北京图书订货会重启首日
- 亲爸带娃“下地挖土”走红看那卖力的劲儿:一个敢教一个敢学
- success动词是什么
- 乡土画作+传统农具麻涌农民画家有座“家庭博物馆”
- 海南农垦文物故事:小锄头“挖出”百万亩胶林 让开荒植胶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