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成果首次与观众见面!贵州出土最早的青铜器原来长这样
近日,正在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展出的“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汇聚江苏镇江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共204件(套)青铜文物。
特别的是,贵州体量最大,时代最早,从未公开展览的青铜器——青铜锛,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这也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04年在鸡公山遗址将其发掘出土后,首次与观众正式见面。
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文明繁盛。商末周初,青铜文化向长江流域传播。江南会稽和牂柯故地先民吸收中原青铜技艺,铸造的装饰器、农具、礼器、兵器、车马器,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性青铜文化。
这件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文物,是一件铜手镯残件,出土于1984年毕节青场瓦窑遗址。来自商周时期的它,是贵州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时隔20年,威宁中水遗址考古队在鸡公山山顶一处祭祀坑内,发掘出土和铜手镯同时期的青铜器——铜锛。这是目前贵州体量最大,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在木工业,有“三斧不如一锛”的说法。从新石器时代的玉锛、石锛,再到青铜时代的青铜锛,锛是原始农业中的主要生产工具。
“这件铜锛的铸造方法很原始,主要采用热锻冷处理,铜锛上还留有明显的锻打痕迹。”张合荣介绍,这件铜锛主要成分是天然红铜,并含有少量的杂质,虽然铸造技术和同时期相比稍显落后,但代表贵州已进入青铜器使用的初始阶段。
“两件青铜器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云贵高原青铜文化面貌,特别是贵州青铜文化的认识,对研究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提供佐证。”张合荣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青铜器外,鸡公山遗址还出土大量典型陶器组合细颈瓶、折沿罐、单耳带流杯、高领深腹大罐、双耳带流盆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对研究夜郎文化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以鸡公山为典型遗址命名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鸡公山文化”是贵州在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古遗存中,首次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此外,威宁中水发掘的鸡公山遗址、营盘山遗址、红营盘墓地和银子坛墓地等不同时期的文化类型遗存,可建立起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年代框架和演进序列。
“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且时代延续性强,威宁中水考古的重大发现,使该遗址高票入选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前的考古发现佐证,在距今4000至3000年,贵州已吸收中原青铜技艺,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张合荣表示,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兼容并蓄,以青铜为例,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交流和激荡中,逐渐生发出自身的面貌。
如果你去到“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不妨试着从考古学角度看两地204件套青铜器,或许能从器物的细枝末节中,对“在文化差异和冲突下,民族文化是如何相互交融和整合”有着更为有趣、深度的解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文化 考古成果首次与观众见面!贵州出土最早的青铜器原来长这样
近日,正在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展出的“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汇聚江苏镇江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共204件(套)青铜…
-
【新春走基层】贫困村的扶贫山货大集
寒冬腊月,茨芭镇北竹园村山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红灯笼、红剪纸,让村里的老街充满着喜庆…
- 藏粮于技备春耕 各地保丰收出“新招”
- 陕鼓转型长期主义的成功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高台:农资农具储备足 春耕备耕有保障
- 毛主席看什么这么入迷?这不是自行车而是犁地神器双铧犁
- 祥明智能:逆变器风机需要风机高度集成化同时要求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