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有个“古代农机迷”
年届七旬的金礼法老人,慈眉善目。20多年来,他痴心于古代农机的研究,利用闲暇制作出一批精巧灵动的农机模型,引得旁人啧啧称赞。
金礼法老人在自己家里,专门辟出一间工作室。斗大的房间内,刨、锯、凿、钻等工具一应俱全。工作台上,精巧的各类古代车水模型,逼真灵动,巧夺天工。其中的一个木牛车水模型,造型生动,构思巧妙,一开启电源,只见“水牛”张嘴、动耳、摇尾,还迈开稳健的步伐,带动牛车盘,牵引一旁的水车“咿呀”作响,活脱脱一幅古代农耕劳作的情形。
金礼法老人出身在一个木工世家,解放前,父亲在城里开了一家木器店,手艺出名,颇得好评。金礼法自幼耳濡目染,未及成年,就擅长操刀弄斧,传承了父亲的好手艺。
上世纪50年代,18岁的他就和父亲一起进入城关木器社工作,这在当时可是很吃香的工作。颇得旧式家具制作真传的他,为了响应当时为农服务的政策,被社里安排到农具试验组。老人回忆说,当时像传统的农具犁、耙、水车、稻桶等,十分受农民欢迎,每制作出一批产品,放到供销社里去卖,很快销售一空。当时,他在社里是最高工——7级工,一天能拿1元7角工钱,这也算是木器社和自己最红火的年代。
1962年前后,金礼法由于在农具制作方面成绩不小,被抽调到县里的农机研究所。刚成立的研究所规模不大,却集中了当时地方上的一批能工巧匠,专门从事各种农机的研制。他回忆说,当时造得最多的是插秧机、拔秧机和风力水车。他们一班人按照上面的要求,把插秧机(浙江一号)按农户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改进,化缺点为优点,一时大受农民欢迎。也是从那时起,金礼法渐渐对一些古代农机发生了兴趣。
在以后的日子里,金礼法又到一家农机厂工作,心灵手巧的他在工作中自学成才,还掌握了电焊、钣金、模具等多项技术,成为企业的业务能手。
上世纪90年代,老人退休赋闲。金礼法说,这对他又是一个新的开端,他终于有时间可以摆弄一下多年来的兴趣爱好了。闲不住的他,在有限的住房内腾出空间,作为自己专门研究古代农机的工作室。
一有空,他便查看各种古代农机的资料,还到各处实地观察研究农机实物,细细揣摩,以至流连忘返。一个由来已久的想法逐渐在他的脑海里定格,一定要把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实物,按比例缩小,把各种古代农机复制出来。
有了初步设想,还必须付诸行动。金礼法运用自己所学的全部技术,画图设计,从农机的每一个零部件开始制作,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由于成品是由实物按比例成倍缩小,因此制作上更需不同寻常的精密,常常有可能因为某一处的不精到而导致全盘皆乱。
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金礼法通过反复研究,制作出脚踏水车、手工牵车、风力水车和风力插秧机等一系列古代农机。尤其是他制作的木牛车水模型,通过电动机、涡轮、涡杆等装置,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牛车水的具体情形,让人身临其境。同时,模型四周还配以梅、兰、竹、菊等传统雕花工艺,更具观赏性。
时光如梭,金礼法老人钟情不改,依旧痴迷于斯。他说,通过他的点滴心得,或许可以为古代农机留存一方渐远的风景,如此足矣。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宁波宁海有个“古代农机迷”
年届七旬的金礼法老人,慈眉善目
-
琼岛春耕沐新风
瞧!三亚市崖州区,无人机在田洋上空来回飞行,农药化为白雾从机腹喷出,洒落在作物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绿油油的蔬菜生长在…
- 【甘快看】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甘肃切实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 农村4样老物件农民家中有的别扔掉年代越久远越价值不菲
- 新型农机具来啦!机耕机插忙种粮!
- 【课件集】选必二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古老农用工具亮相湖南特色农博会 唤起“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