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这些农耕文化的老物件你认识多少?
位于清新区三坑镇的安庆乡村记忆馆揭幕开馆,主要展出农耕工具、生活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当地具有重要历史印记的珍贵图片资料,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式,进一步为安庆村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动能。
竹篱笆、红砖瓦,安庆乡村记忆馆大门的门楣上,写有“留住乡愁”四个显眼的大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安庆村工作队队长兼陈万钊介绍,乡村记忆馆是利用废弃粮仓改建而成的,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建筑结构上进行了加固和维修。
“以前是新兴村小组的粮仓,后来荒废了,村民用来放置杂物。”陈万钊认为,粮仓是农村地区在过去的时代产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在新的时代也应该发挥有新的作用。
经过和工作队成员及村“两委”的反复讨论,陈万钊决定发挥行业优势,把旧粮仓改造为乡村记忆馆,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扶贫单位以及省博物馆,市、区文广旅体局和区文化馆的支持和帮助,原本破烂不堪的旧粮仓摇身一变,成为了三坑镇目前唯一的一所乡村记忆馆,并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揭幕,从此对村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陈万钊指着展厅里的一个椭圆形盘状镂空竹制品,打趣地对记者进行了随机提问,在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他笑着介绍说这个物品叫做摇篮,一般用来给小孩子睡觉,凉爽,又比较安全和方便使用。“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也很少人知道了。”陈万钊说。
实物区除了有禾篮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收藏品以外,还陈列了不少的农耕工具,以呈现清新平原片区的农耕历史。
而在展示区的部分,则以历史图片资料为主,特别展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人燕尾龙舟、沙河鸟笼、笔架茶制作技艺和清远平原区农耕文化代表作品、清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禾楼歌,以及旧粮票、当地重要历史印记等珍贵图片资料。
陈万钊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这些曾经流行的老物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在乡村记忆馆,这些老物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一方面可以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加深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在发展的过程中记住乡愁;另一方面,可以对年轻一辈起到教育的作用,学会敬畏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谨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陈万钊看着陈列有序的老物件感叹,“立足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安庆乡村记忆馆坐落在安庆村的“兴农乐”乡村旅游综合体之中,点缀在绿油油的稻田边上,陈万钊认为,记忆馆的开放,大大地增强了旅游综合体的科普性和可观赏性,对丰富旅游扶贫的含义具有促进作用。
据了解,安庆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工作队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近年来通过合作建设“兴农乐”乡村旅游综合体,探索出以旅游景区带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带能人、以能人带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实现了整村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百分百有效退出贫困序列。
陈万钊表示,安庆乡村记忆馆还只是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脱贫攻坚踏出的第一步,未来还要继续探索运营机制以及线上平台的发展,体现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文化,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这样整个旅游扶贫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占地仅90平方米,居乡村一隅的小小的安庆乡村乡村记忆馆如今开放,迎四面八方来客,讲村里村外清新故事。陈万钊坚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安庆村还有更宽广明亮的未来。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清新这些农耕文化的老物件你认识多少?
位于清新区三坑镇的安庆乡村记忆馆揭幕开馆,主要展出农耕工具、生活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当地具有重要历史印记的珍贵…
-
陆河农村传统农具
“水桶”、“猪笼”、“扁担”,也有“秧盆”、“牛轭”“米桶” “箩筐”(俗称湖感)等,清一色是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具,是上世纪…
- 他自费收集农耕器具 只想让游客记住乡愁
- 老物件里忆乡愁 瓜州三道沟镇农耕文化长廊受欢迎
- 它们曾风靡于世!贵州农村十大神器数数你能认出几种?
- 战国时期诸侯间纷争不休战争的频繁促进了农具与手工工具发展
- 小型果园开沟机手推土豆186起垄培土机鹰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