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扛锄头 农闲拿画笔
54岁的詹秋明,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知墨文化画室的一名农民画师。一支画笔,6年来画遍了家乡的美景。
“画画,讲究的就是一个提、按、顿、作。”虽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但一提起画画,接连的专业术语,尽显詹秋明农民画师的风范。
农忙扛锄头,农闲拿画笔。虽是“双抢”农忙,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让詹秋明家的四亩稻田,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在伺候好家中的稻田后,詹秋明每天都会抽5个小时左右,来到画室创作。农闲时节,几乎是整天整天地待在画室。
“这样一幅画,可以卖个400元左右。”虽比大师墨宝相去甚远,但詹秋明很满足。“我不过小学毕业,以前不敢想能吃上一口‘文化饭’。”
让农民吃上文化饭,这来源于2016年来,小河乡引进画室产业,通过村企合作模式,统一培训,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将“摸锄头”的农民培养成“摸画笔”的画师。
“我第一次拿画笔,就觉得比拿锄头还重。”一个月的培训,詹秋明只学会了画线条,锻炼平衡力。“第一幅画,是一个小小的‘斗方’,花了一整天,修改了半天,就卖了5块钱。”
开局虽不顺利,但山里成长的汉子,怎么会这么轻易服输。“我就在网上学,边学边画,边画边学,就是一直画。”4个月后,詹秋明的山水画终于卖出了300多元的“高价”。
“现在,别人都叫我农民画师。”在詹秋明看来,画画带来的改变,远不止是家里出了个农民画师那么简单。
“我家原本住在造冲山上,生活很不方便。2016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家才从山上搬下来。”詹秋明说,家里虽有4亩稻田,但夫妻俩上有9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上小学的小儿子,只从田里讨生活,还远远不够。“家里有老有小,我只能在家门口打点零工。”
两难的生活没过多久,詹秋明就赶上小河乡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将油画、工艺国画引进来,手把手教会农民。“我每月有20多天都在画室画画,收入至少有三四千元。”
目前,小河乡拥有工艺国画、油画和创意画,农民画室6个,农民画师460名,画作畅销西班牙,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带动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没想到我的画代替我走到了国外。”一幅画毕,詹秋明又构思起下一幅作品。“我想画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作品,名字叫《云上的小河》,有大围山、小溪河、罗汉松,还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农忙扛锄头 农闲拿画笔
54岁的詹秋明,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知墨文化画室的一名农民画师
-
生产队特殊人物场头
生产队提前把大场收拾出来,用花秸(麦秸)铺在大场上,泼上水,反复碾压,然后清扫多余的花秸,使大场,既干净有又一定的硬度…
- 迷你世界:新工具耙子取代了锄头因为这件事锄头永远做不到!
- 天坛办公:用国企责任打造令人称道的高品质产品
- 2016-2017十大经典家具品牌
- 2011年中国家具十大品牌排行榜
- 济水韶音博物馆:犁田架、打谷机……假期来这认认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