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百年·百姓”影像大展酝酿图像芬芳引发热烈反响
100年后,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4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党的带领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豪情万丈的百年中,影像以无声却深沉的力量,为中国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标注。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东城区委共同举办的“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将中国党的百年历程凝结在了一个个昂扬、奋进、动人、鲜活、质朴的画面中。
自6月8日至15日,这样一个宏大主题的展览,以百姓生活为切入点,以接地气的方式亮相人流量巨大的室外展场——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展览展期跨越端午假期,川流不息的人群徜徉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欣喜地被一幅幅动人的影像吸引、打动,在光影流动间重温百年历程、百姓日常。经过媒体传播和口口相传,这个展览实现了能量聚变。
如果简要总结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可以归纳为小切口、大叙事。回望历经风雨的百年、开天辟地的百年、民族复兴的百年,其间沧桑巨变,影像浩如烟海,而展览却开宗明义地落在了有着万千滋味的百姓生活上,落在了充满烟火气息的市井巷陌中,落在了每一个充满着理想、勇气、尊严、希望的有血有肉的中国人身上。
“翻翻你的老照片,找找我的新图库。”这个深入人心的号召,出自展览的征稿启事。主办方在百姓手中打捞珍贵的影像,从沧海中捡拾闪亮的珍珠,让它们在万象更新的新时代擦亮新的光芒,为重构历史记忆添砖加瓦,让那些饱含着公共记忆的影像,随展览一起载入中国历史档案,成为中华民族百年奋进最真切纯朴的篇章。一时间,从影像收藏家,到摄影家,再到各地群众的热情被点燃,5万余幅影像纷至沓来。
从生活现场到图像再到艺术现场,主办方尤其注重影像的整合、编辑与展示。这些影像在策展思路的统领下,被精心挑选、谨慎排列,产生了更丰富的“化学反应”: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影像、同一内容不同时期的视觉对比、老百姓最为看重的婚姻大事和全家福……一个个精彩的创意逐次浮出水面,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照片以细节取胜。展览受到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客的关注,不少照片中的主人公也来到展览现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在四个主题区域中,“百家百福”所占空间最为紧凑,也正好突显了这一家庭主题的亲密团聚之意。100年100幅中国普通家庭的合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从长袍马褂、正襟危坐到彩衣缤纷、神采飞扬,从影室棚拍、长幼有序到、轻松愉悦,从全家出游随手打卡到阖府团圆老宅,无论三口之家还是四代同堂,无论黑白胶片还是彩色数码,一张张全家福写满的是中华民族重情恋家的美好传统。正如来自河南洛阳的摄影家涂伯乐所说,全家福里有个人成长的足迹,有时代风云的投影。
在展区前,一对反差又和谐的“祖孙”组合非常引人注目,精神矍铄的爷爷正在手把手地教青年拍照,单反相机拍完又拿起手机。有人问起二人关系,爷爷赶紧笑着解释:“这不是我孙子,只是他也爱摄影,我教两下。”
100幅照片中有两幅与大连的蒋延莉女士有关,分别是1923年和1968年的合影。她的家庭三代人从事摄影相关工作,20世纪20年代初,她的祖父在大连西岗平和街开了一家物华照相馆,1923年店庆之际,祖父召集家人拍摄了一张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留存在蒋家的家庭相册中。蒋延莉父亲蒋永华的名字即寄托着老人的心愿:物华照相馆永远延续。蒋永声、蒋永明、蒋永华,三个儿子均子承父业,分别是大连摄影社的特级着色技师、特级摄影师和山东蓬莱国营建国照相馆的摄影师。蒋延莉爱好摄影,她的妹妹还将物华照相馆升级成了婚纱影楼。1968年,蒋永华为张吉华的家庭在室外拍摄了一张合影,当时张家的大哥从沈阳回老家探亲,兄弟姊妹10人及其父女一大家子欢欢喜喜地留下了这张纪念照。拍照时张吉华还没出生,但她语速飞快地介绍起照片中的长辈亲属们,一脸难掩的激动和幸福。蒋延莉说,为了精选照片,她把老相册都翻坏了,很是心疼,不过最终入选展览,想来也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1928年的家庭合影提供者、73岁的樊黎和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伴徐崇玉特意从沈阳赶来看展览。合影中的人物,是樊黎的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据樊黎说,家庭合影一直是她家族的传统,而老伴曾是沈阳晚报的老摄影记者,高中时就喜爱摄影,从胶片时代一路走来。也许是爱好摄影、热爱生活的原因,两位老人虽然两鬓斑白仍然精神矍铄,一面细细观看展览,一面举着相机拍摄展出作品和展览现场花絮,在王府井步行商业街上走多个来回也未显疲惫。两人感慨:“做这个展览很不简单!越是质朴的生活越珍贵。”看了展览,徐崇玉说自己也有了整理多年来积累的老照片的动力。
周华民一家从全国5省市专程赶来参加展览开幕式,在他们于1972年拍摄的全家福前再次留影。张双双 摄
1972年的全家福来自湖南娄底的周华民家,当年照片中的9人还有6人在世,悉数到场,包括已经76岁且身体有恙的周家二哥也坐着轮椅坚持前来。更为难得的是,兄妹几人分头从湖南、上海、贵州、江苏、河南五省市赶赴北京专程参加开幕式,甚至当年老家的邻居也来“捧场”,远亲、近邻团聚在方寸旧影前,话当年看今朝好不热闹。周华民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得知展览征稿消息后他就赶紧翻找家庭相册,他家每年都有拍合影的习惯。1972年春节,在贵州三线工作的他和在哈尔滨的二哥难得同时回家,就专门拍摄了这张照片。在展览现场,他们又特意按照当年的站位重新拍摄合影。周华民说,虽然住得天南海北却没有阻止他们聚会的脚步,但在北京团聚确实是第一次,也感谢主办方给全家提供了一个如此特别的机会。“这次展览意义重大,我们的小家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我们是国家、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2019年的合影来自河南的陈家,照片拍摄于开封市双井街10号,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系1931年陈慰儒设计建造,后其长居于此。陈慰儒1922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1945-1949年任黄河工程总局顾问,之后任河南大学水利系教授。2019年,这一书香世家的后代们聚在老宅商量编撰家族史事宜,临时起意拍了合影,并计划在书中呈现。后来照片参选本次影展,特别是“建党百年”的宏大主题让全家人都很兴奋。陈家一位亲属激动地说,通过展览的照片,她看到了祖国从积贫积弱走到繁荣富强,这样的展览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意义。她由衷地感慨:“要是陈伯伯能看到今日中国强大,后继有人,那得多么高兴啊!”
“鸳鸯福禄成佳偶,龙凤呈祥结良缘。”不少观众读着喜庆的红对联,走进“百年好合”互动展区。展区被设计成两间半开放式的白墙黛瓦房,一间陈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结婚照,带领观众回溯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喜庆婚俗,另一间被布置成“婚房”,摆上了富有年代感的四仙桌、暖水壶、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等物件,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讲究结婚居家“三大件”的时代。
一张结婚照,就是百年好合的起始点。展区内的一幅幅结婚照,既见证了永恒的爱情,也承载着百年中国社会的变迁。现场,不少经历过照片中不同生活年代的家长带着孩子通过画面讲述人生故事,并沿着岁月脚步一张一张地浏览照片,讲解着从凤冠霞帔到婚纱曳地、从礼仪严整到轻松欢乐的时代变化。愈发丰富、生动的婚礼影像背后,不仅是越来越富裕的物质生活,更是越来越开放的思想意识,展示出时代的精神气质。
观众络绎不绝地来到“婚房”,仿佛进入了一个沉浸式的旧式照相馆,在置景中互动拍摄。观众王丽珍带着母亲和丈夫前来观展,请人帮忙以墙面的大红喜字为背景全家合影。王丽珍说,这些照片里的场景、布景里的旧式家什已经很久没见到了,感觉格外亲切。结婚照展示的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经历,而且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让大家看到了伟大祖国的百年变化。来自山东的苏先生和妻子因为被旁边观众说像1955年辽宁大连的一张结婚照中的夫妇,特意在照片前留影,并把照片发到家庭微信群里和家人分享。苏先生表示,这样生动的布景让人惊喜,在中国党百年华诞之际,这样的影像展示意义非凡,值得细细品味。北京观众刘静用手机的全景模式将“婚房”扫描下来。刘静说,展区的布置带来家的感觉,看到一对对夫妇在其间合影,就好像看到一个个家庭的安家立业、开枝散叶。“百年好合”主题照片可以说是一份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是一部有趣的社会生活变迁史。
“看”照片是一种复杂的体验。独特的策划、新颖的形式、巧妙的呈现,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满载回忆、留住时光的情感之旅和感恩时代、砥砺前行的精神共鸣。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带着14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前来观看展览,并将展览作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课。看展之前,宋靖首先跟学生们讲解展览究竟怎么看。宋靖说,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民间视角的展览。百姓是书写历史的主力军,百姓生活在100年间的变化,实际上就反映了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在100年间走过的历程。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摄影是源于生活且需要贴近生活的,而不能把它束之高阁。拍什么是摄影师一辈子要定准的位。在展览“沧海桑田”版块4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对比照片中,有些瞬间学生们可能并不会记录下来,因为那是他们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生活。但是时间就是由许多瞬间组成的,历史就是由这些瞬间书写的。从服务社会的角度来讲,选择在王府井商业步行街举办展览,是影像服务人民、回馈百姓的具体举措,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艺术品从亭台楼阁里落到百姓生活中。百姓通过观看这些影像,有了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可以说,这些作品找到了一个特别贴切的形式去呈现和表达,给人以精神的引领。宋靖和学生们对照“沧海桑田”版块的照片,做了一次有趣的视觉训练:看了同一主题下的前三张照片后,猜想第四张反映新时代的典型画面是什么——结果往往猜不准确。“这个版块的策划,以及照片的选择和呈现,凝结了智慧。”
通过展览,学生们对党史和摄影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崔丹莹看来,摄影师用独特的摄影之眼观看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为时代定格瞬间、筑就丰碑。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其工具属性和实用功能与国家、民族并肩前行,得以记录不同时代的表情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一面。摄影与生俱来的真实性也使我们在观看一幅幅作品时好似置身于一个个鲜活的时代语境之下,得以与照片中的人物对话,凝视他们饱含期待的双眼,跨越时空去拥抱他们每一次强有力的呼吸。
“我们都知道照片拍下来的只是现实的一个切面,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个切面打动人心并且能够永远留下来?此次展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学生罗诗洁认为,展览中的影像及其巧妙的布局,以点带面地呈现出中国人民百年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以这样一种鲜活方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在王府井大街的两旁,一幅又一幅或大或小的影像,都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点滴生活的发展与变迁的真实写照,从农村到城市,从大街到小巷,从平地而起的高楼到结满硕果的枝头,这些影像得以让我们的目光跨过几年、十年、几十年,直至百年。”学生季侯风说。
学生王玉娇认识到,这次影展不仅仅是为了再现过去一百年来人民的生活,更体现了以文化为根基的创新,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常年关注北京发展变化的女摄影家吴强,感慨每一幅作品中都蕴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和直击心灵的震撼。她认为,照片传递出的情感是对党和国家的无声歌颂。展览以老照片为依托,透过时间这条历史长河,呈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这些作品虽然是“忆苦思甜”式的总结,但会成为激励我们向新生活迈进的起点。
来自廊坊的一位摄影培训老师看到公众号推送的本次展览消息后,组织了十几名学生一起来到现场。看到300余幅反映中国普通人生活巨变的影像,令他感触很深。他特别提及“岁月如歌”版块中的照片《俺们村有了新“农具”》,源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经历,这幅高科技无人机辅助农田种植的画面让他不禁赞叹国家发展速度之快,以往费时又费力的手工劳作不见了,高科技的融入让他感受到了农业的新希望。
在中国侨联工作的英先生,大学时曾选修摄影课。他感慨,照片是历史永恒的瞬间。展览展出期间正好是高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主旨是“生逢其时”,看了展览,看到了百姓生活的昂扬生机,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生逢其时。
一对年轻夫妻在逛街时“偶遇”了展览,一时忘记了来此的目的,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他们说,那些的照片,展现了祖辈、父辈在物资紧缺时代的日常生活和市井万象,与自己所熟悉的新时代一对照,令人思绪万千。
一对“80后”父母带着读小学的孩子看了近两个小时展览,得益于精当的图片说明,父母当起导览也得心应手,逐幅给孩子讲解照片中的场景和故事。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看到照片才知道原来的生活是那样,我们的生活可真幸福”。这对父母坦言,“真是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那些老照片我们看着也很新奇,有机会带着孩子爷爷一起来看,肯定会更有感触。”
北京东四十四条小学二年级学生刘庆文在妈妈的讲解下,认真观看展览,他深刻地体会到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通过展览看到了以前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很让人感动。我们现在能够在漂亮的城市里生活,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拥有幸福的生活,都要归功于党,跟歌词里唱的一样,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他说,会把展览推荐给同学们,让他们也来看一看。
在凝结着流金岁月的摄影作品前,身着红色摄影背心、白发丹心的陈建坤老人尤为引人关注。虽然已86岁高龄,但她仍然顶着烈日专程来看展。“展览非常好,不光有历史的痕迹,还有百姓生活,很接地气,很耐看。”
刘东方老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参加了诗朗诵、合唱等多种建党百年主题的文艺活动,“但是没有见过这么新鲜的、有感染力的活动,把百姓生活糅在里面。我今年70岁了,是在党的领导下,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看到这些照片,让我不由得联想起自己的经历和生活。”
展览中的一幅幅照片,记录了一代代人的精神风貌。凝视若干年前的那一帧帧时空切片,所有当年的表象都与现在的时空进行对照,更让这些照片散发出持久的魅力,也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当更多的摄影人去阅读这些从生活深处走来的影像并被他们打动时,能够主动参与构建更完整的影像史,为时代的价值作证,用镜头记录岁月的斗转星移,诠释生命的浓墨重彩,书写生活的风起云涌,奉献给人民更多的精品力作;当更多的观众去观看这些描摹现实、反映生活的影像时,能够真切体味着人间烟火气,感受党和国家的伟大,热爱这火热的生活——展览的意义就实现了。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百年·百姓”影像大展酝酿图像芬芳引发热烈反响
100年后,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4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党的带领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河北邯郸:磁山文化与农业文明原始居民使用的鸟头形支脚陶器
磁山文化研究专家张海江(左一)在向国外学者介绍磁山文化发掘情况
- 以生产工具为例浅析农业时代的城市起源
- 陆河农村传统农具
- 湖南澧县城头山:擦亮农耕文化新名片
- 在农村遇到以下“老物件”别扔老值钱了你家里有没有
- 老式农具尊为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