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扶贫日记】听老农具“讲”那过去的事情……

  两个月前,我们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镇党委支持,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把村里废弃的小学改建成了宽敞明亮的“张常丰文体中心”。我还请了北京的书法家义务挥毫,把这个响亮的名称,艺术地呈现在了房子正中心整洁的墙面上。大家都说是点睛之笔,和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特别的美。

  住在文体中心西边的刘玉岭嫂子对这个改建显然是非常满意的,她堆着笑容,拉着我的手说:“现在看着整理好的广场心里就豁亮,以前每到夏天,这里的杂草就有一人多高,我得打灭草剂才行,也是个垃圾场,蚊蝇横飞,就别提了。张,谢谢你们啊,可为俺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啊!”

  我当时就想,这个拥有6间房屋、400余平米广场的文体中心,可能就是村文化事业和扶贫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是张常丰村的“众创空间”。今天,村史馆的建成落地,标志着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村文化事业,也践行了我们不等不靠,想好了就干的扶贫作风。筹建村史馆就是要村民和他们的子孙,从可触可感的过去的生产生活实物中,去还原祖辈们真实的生活场景,了解他们曾经的艰辛,更加理解没有党就没有今天幸福生活的朴素道理。

  刚动员的时候,并不那么顺利。有的村干部说:“那个地方荒了好久,连个窗户都没有,房顶都露天了,怎么用。”有的说:“我们做好农产品展示厅就好了,建村史馆要费不少的钱呢!”又有人说:“老农具都扔了哪有几件啊,全村也不见得能凑起一个馆要用的东西。”我说:“村史馆记载我们村发展的历史,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过了一会儿才有人说:“我觉得是这个理儿,这个事值得做,就是老农具不好找了,不行就得拿钱去买。”我说:“我们村‘两委’干部带头捐,每人先捐一件老农具。”大家不再说泄气的话了,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半个多月过去了,村史馆的场地也整理出来了,老农具却一件也没有见到,我非常着急,这样下去村史馆还能不能建起来?

  直到五天前的一天下午,村支部骑着电动三轮,把亲戚家的老古董织布机送了过来。我看到真的是欣喜万分,村史馆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家庭成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加上村里大喇叭持续不断地广播,在村“两委”干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们把像纺车、马灯、风匣、镬子、耙甚至还有陪嫁的高级柳条箱子等等,几乎全都拿来了。四十多件老农具,近乎还原了上百年来、方圆几百里的生产生活场景。虽然这些老物件“弥足珍贵”,但村民们都没有要钱。他们说:“建村史馆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能什么都要钱,让后人们笑话咱。这些老物件放在村史馆最保险,才能够好好地保存下去。”

  今天中午,我们迎来了“镇馆之宝”小独轮车。这辆小独轮车曾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立下过“赫赫战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后来它又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加入到了水利大会战之中。“把这辆小独轮车作为镇馆之宝吧!”村会计提议。村民们纷纷赞同,都说小独轮车完全可以作为党和老百姓鱼水关系的实物见证,做“镇馆之宝”实至名归。

  大家纷纷围上来。这个说:“小时候俺爷爷就用这个车推过俺。”那个说:“俺们家里也有过这个样的一个马灯,晚上就点着它取亮。”有的说:“俺捐的这个老物件刚开始就是在茅坑边竖着,也没地方放。”七十九岁的乡贤齐占亭伯伯在人群中说:“俺给老物件们登记造个册吧,都写上是谁捐的,再给每个物件做个卡片,写个说明。俺还可以给大家作讲解呢!”老人家身体硬朗,识文断字,是村里的万事通。我们担心他的年龄太大了,怕他累着。可老人家却握着我的手说:“孩子,建村史馆是俺多年的夙愿,是你帮俺在有生之年实现了,就是累点儿心里也高兴啊!放心吧,俺没事儿。”

  看着小独轮车,我想到了当时在老百姓身边流传的一段话:“最后的一碗米,留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它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铺在了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就朴素地回答了,我们党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驻村,就是要心里装着老百姓的恩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大家做好扶贫产业,摆脱贫困,一个都不少地齐步迈进小康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