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铁匠铺淡出 老农具去哪儿修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昨天,密云县新城子镇蔡家店村农民老史,拎着把卷刃的锄头,坐在地头儿抽起了闷烟。村里铁匠铺已关张多年,铁犁、锄头、铁耙等老式农具维修,成了老史的烦心事。记者在京郊农村走访发现,在部分山区农村,仍有很多农民在使用老式农具,可普遍遇到了受损农具没地儿修的难题。

  这两天,气温攀升,葡萄园里的农活儿也开始多起来。延庆县张山营镇前庙村果农王秀雨,正忙着敲敲打打地拾掇家里的老式农具。在他家果园西南头的空地上,没了把儿的锄头,缺了齿儿的铁耙子,豁了口的镰刀、犁……堆在了一起。这些老农具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损坏,“豁牙咧嘴”,几乎成了废铁。王秀雨寻遍附近村庄,没找到一家铁匠铺和维修点。他说:“老农具目前仍有用武之地,扔掉了可惜,不扔吧成了一堆废铁,真闹心!”

  为这事闹心的还有密云县东邵渠镇东葫芦峪村的农民刘仕才。老刘说,村里早先有铁匠铺,农民要打铁耙子、锄头、镰刀,只要把尺寸、规格告诉铁匠就行,打出来的农具用起来特顺手,同时还管维修。自打铁匠铺关张之后,他就没少为修老农具跑腿儿。前段时间,为修一个犁铧子,他往镇大集上跑了好几趟,都失望而归。

  尽管京郊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但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老式农具仍大有用途。由于老式农具使用得越来越少,一些铁匠铺渐渐淡出市场,造成老农具维修不便。顺义区木林镇农民老张的父亲曾是远近知名的铁匠,过去也曾希望他能继承这门手艺,可老张说啥也不愿学。他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特别是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虽然村民有需求,但毕竟生意越来越少,难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

  此前曾以打铁为营生的大兴农民老邱,几年前就改行做起了农资生意。“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这是人们以前对俺们铁匠的看法。”老张说,打铁、维修老式农具,劳动强度大,又累又脏;服务时间短,主要集中在农忙季节;收费低,市场行情越来越冷,这是他放弃打铁行当的理由。

  农业专家周凯表示,相关部门在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应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实现人性化为农民服务。目前,在边角地、山坡地、设施大棚等农业生产中,像铁犁、锄头等老式农具仍在担当重任。农民无处维修老农具,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因老式农具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激励措施,在老式农具使用较普遍的农村地区,重新设立维修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