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陕西一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微型农具 用技艺留住“农耕文化”

  中新网西安6月24日电 (记者梅镱泷)在陕西咸阳两寺渡东村有一位82岁的老人冯强仁,他用制作“微型农具”的特殊方式记录下了农耕文化。“农耕,是祖祖辈辈的记忆,我想把这份记忆保留下来。”24日冯强仁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冯强仁年轻时是一位木匠,通过做木匠活维持了一家人的生计。如今步入晚年的他,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观察。冯强仁发现,机械化的农业正在取代传统农耕方式,曾经生活中的农具也越发的少见,于是他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木匠技艺,去留住正在消失的传统农耕记忆。

  把农具用木头制作出来,正好发挥了冯强仁的专长。制作之前,冯强仁会将每件农具画在图纸上,然后进行选材。冯强仁介绍,不同的农具运用的木材是不一样的,主要包括有槐木、松木和花榈木等。最后再按照图纸样式等比例缩小,进行加工。

  “你比方做这个铡子或土车,就要先选木料,选好木料后,再进行绘图,按照图纸比例在进行下料制作,经过打磨、加工等技艺后才能完成一件‘微型农具’的创作。”冯强仁说,通常制作一件“微型农具”最短需要一天时间,最长需要五到六天时间。

  为了更好的展示“微型农具”,冯强仁将家中两间房子改造成了“农耕文化展览室”,里面陈列着60余件各类“微型农具”。记者在现场看到,农用大车、纺线车、风箱、木犁等农具一应俱全。这些“农具”不仅外形逼真,还能进行操作“使用”,可谓是“惟妙惟肖”。

  现在制作“微型农具”已经成为冯强仁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对“微型农具”的痴迷,也感染了身边的家人。他的儿子冯亚庆平时除了经营水果生意外,闲时都会在各处“淘宝”,收集各类农耕用具。

  冯亚庆表示,为了弘扬农耕文化,平时收藏了许多现实版的农耕用具,同时为了继承父亲这门手艺,也在不断地跟父亲学习制作“微型农具”的技艺。他认为,制作“微型农具”就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够了解过去的历史。

  冯强仁用技艺留住了农耕文化,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农具的“大门”。冯强仁表示,会继续制作更多的农具,深挖农耕文化,把中国传统农耕记忆传承下去。(完)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空中草原茂盛的青草犹如绿色的地毯,万紫千红的花海随风摇曳。

  2022年7月11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的湖杭高速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操作滚焊机生产预制钢梁。

  2022年7月9日,江苏省宿迁市骆马湖畔,蓝天白云与秀美的风光交相辉映,不少市民游人在湖畔休憩、游玩。近年来,宿迁市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使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2年7月7日,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土陶厂,包括山东省日照市的黑陶艺术家秦慧敏(左二)在内的9名制陶匠人与当地土陶厂技术人员进行陶艺交流。自第十批日照援疆以来,文化日照润疆行先后15批次245人走进麦盖提县,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往

  2022年7月5日,小暑将至,云南省丽江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进行除草、施肥、修剪等农事活动,为丰收打好基础。

  2022年7月5日,盛夏时节,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山丹马场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牧马人放牧途中扬鞭催马,奔跑的马群现万马奔腾美景

  2022年7月4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关刀镇关刀村千亩高效种养技术示范田中,许多只白鹭在此结伴飞行、聚集嬉戏、栖息觅食,呈现出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污染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完善治理体系,在沿江两岸、湖边和山坡植树护绿,修建体育公园、健身绿道、休闲娱乐场地等,努力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宁波画卷,切实解决市民健身、休闲和娱乐需求

  近年来,薛城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让市民家门口的公园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

  每逢墨竹工卡县小油菜花开时,金黄的小油菜花和翠绿的青稞相交融,织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

  近年来,日照市聚焦产业强市,重点打造以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千坝牧场绿草如茵、牛羊有序放养。近年来,该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草原还林还草、河湖保护修复等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盛夏时节,遵化市的夏收夏种工作已经结束,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农作物管护、苗圃修剪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