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古代诗赋中的农具“秧马”

  秧马,是古代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区的一种农具,其结构是在四足凳下安装一块稍大而两端翘起的木板,因有四条腿,在插秧拔秧过程中,人坐在上面,好像骑马一样,故称秧马。

  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农具起源于汉唐时代,广泛应用于宋代,尤其是苏轼曾作七言古诗《秧马歌》而闻名。其实,时至今日,湖北、江西等少数手工拔秧、插秧的水稻种植区,仍然可见这种古老农具的身影。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也就是如今的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期间,苏轼曾前往武昌,看到当地农民骑在秧马上在水稻田里劳作。

  元祐八年,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再度执政。1094年6月,苏轼被贬谪到岭南惠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惠州。在南行途中,苏轼经过江西庐陵,即今江西泰和,他遇到了宣德郎曾安止。曾安止是一个热衷于农业的地方官,写了一本讲授水稻种植的《禾谱》,拿给苏轼看。苏轼称赞“文既温雅,事亦详实”,唯一的缺憾就是书上没有记载农业器具,所以当即写了一首《秧马歌》,送给曾安止附在《禾谱》最后。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复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嗟我父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肋低;背如复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跃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藁亦可赍;何用繁缨与月题,朅从畦东走畦西。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踏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在引子中,苏轼交代了作诗的缘由,介绍了秧马的形状及功用。诗文的前六句春季农夫农妇插秧的场面:春云蒙蒙,春雨凄凄,稻秧已成,要避免耽误农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田中劳作,一个个腰弯得像“箜篌”,头低得像鸡啄米,“筋烦骨殆”,描绘了水田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秧马的好处作铺垫。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肋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秧马重量轻巧,首尾高昂,中间出较低,“背如覆瓦”,略无棱角,人踩在上面好像变成了“四蹄”,形象而简练。

  “耸跃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藁亦可赍;何用繁缨与月题,朅从畦东走畦西。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这六句描写了秧马工作状态和功能,当你骑上它,用脚一蹬它就一耸一踊,轻轻地从泥水中滑过如禽鸟般飞起;它头上绑的一束束用藁草绑的稻秧便可供你插秧。这样的马不用缰绳不用络头便能从田东走到田西,即使天快黑城门要关了,它还能像的卢马越过檀溪似的让你很快完成任务。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插完了秧,把它高挂于墙上,不用喂草喂料;从少壮到老年都可骑运,不用防颠防坠,进一步描写秧马的优越性。“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踏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乘玉鞍金鞯之马的贵公子出入于帝都,“笑我一生蹋牛犁”,然而你有名贵的马匹,而我有“木駃騠”,駃騠就是俊马。

  秧马这种农具,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水稻种植区,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古代朝鲜人还曾经作《秧马赋》,称赞这种农具。朝鲜朝中期文人林薰(1500-1584)就曾作《秧马赋》,原文如下:

  夫惟秧马之为物,实田家之利用。旣非月窟之储精,又岂渥洼之神种。创老农之奇谋,骋匠氏之巧手。运神机于掌中,奄轩昂其首尾。惟正直邪曲之随人,终不惮夫劳力。当春月之载暮,人有事乎稼穑。将移此而植彼,怜妇子之伛偻。星焉夙驾,适彼田土。惟秧其稌,泥水滑滑。朝输一亩之禾,暮播千畦之谷。便两髀之运,补四体之役。配克敏于农夫,博一喜于田畯。既树之兮务兹,蔼秔稻之充羡。竟蛇蛟之结盘,致千箱与万箱。究厥功之所由,信斯马之斯臧。然无心于受报,徒见挂于空壁。是所谓克勤而不矜,可配之以至德。噫!田家之苦,惟汝是克。超泥不下于的卢,称意犹快于啮膝。提携妇子,孰忧坠突。粒我蒸民,莫匪尔极。尔犹不伐,天下莫与争功。吾然后知斯民之大赖而利用之无穷也,又何羡夫扬和鸾而御金鞍,骋紫陌之青骢也哉!

  林薰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晚期,说明在朝鲜朝,秧马这种农具早已由中国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并广泛应用。林熏创作《秧马赋》,描绘了秧马的形制、功用,赞美了其对水稻种植所发挥的作用。全赋结构、用典、主题思想和苏轼《秧马歌》类似,应该是在受到苏轼《秧马歌》的影响下创作的。

  在秧田劳作,拔秧插秧耗时间、耗体力,而秧马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增添了农事劳作的乐趣,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这种农具不仅在古代的中华大地广泛应用,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中朝文人争相吟咏。直到今天,秧马还在中华大地上发挥着效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