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里说变迁:老农具“退休”新农机“上岗”
新华社石家庄12月4日电(记者白明山)“这个叫扇车,脱粒用的,那个叫耧,播种用的……”在河北省辛集市吴家庄村的村史馆里,村支书孟广平对陈列着的一件件老式农具如数家珍。
吴家庄村史馆建于2010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收藏农村生产生活用具2000多件。 村史馆里陈列的一件件农具都曾是村民们的吃饭家当,提起当年的劳作,今年59岁的孟广平说,改革开放前主要播种工具是耧,每到农忙,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人和牲畜都累得要命。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农机修造厂开展技术创新,成功利用卧式95柴油机开发出小四轮拖拉机,称“柴油机长”,其后小四轮拖拉机在全市农村广泛应用。
孟广平说,用上了小四轮拖拉机带着耧播种,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省了时间,以前三个人三天能干完的活,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轻松地干完了。到20世纪十年代辛集市相继有了小型播种机、大型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棉花播种机等,老式的农具耧彻底下了岗。
大型播种机、拖拉机、五铧犁、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新型的农业机械登台亮相,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以前麦收,自家的活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给别人干,有了收割机以后,还能开着出去挣点钱,麦收期间大约能收入几万元。”辛集市运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李运堂开心地说。
1991年以来,辛集市每年组织联合收割机每年外出跨区作业, 仅2018年就有300台收割机远赴河南省、内蒙古等地开展跨区域小麦收割作业,年作业面积70万亩,创效益1000余万元。
如今,当地小麦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播、秸秆切碎还田、棉花播种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推广秸秆机械青贮、果树管道打药、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国际先进技术设备,机械化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种、收农机使用率达100%。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村史馆里说变迁:老农具“退休”新农机“上岗”
新华社石家庄12月4日电(记者白明山)“这个叫扇车,脱粒用的,那个叫耧,播种用的……”在河北省辛集市吴家庄村的村史馆里,村支书孟广…
-
老汉欲捐30件老农具 木桶用了300年不漏水(图)
“太平车,400多年了;柏木桶,快300岁了”14日下午,74岁的曹增志老汉将他精心收藏的30件老农具,一一展示给本报记者…
-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 甘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探索“因地制宜”科技助农(组图)
- 郑州农民自费130余万元 收藏117万件农耕用具
- 农耕文明、农耕用具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 连锄头也偷!少儿科学名著宣扬高丽锄头 中国传统农具竟源自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