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家藏农具馆 想办展览缺场地(组图)

  看着“初成规模”的“家庭农具馆”,何信芳想开农具展。他说,农具不单是工具,还蕴藏着先人的创造和活动轨迹。

  昨日上午,赵一街小区靠墙处,排列着何信芳收集的扇车、风灯、石碾、辘轳、碓臼等农具。听着何信芳的介绍,有些老人们迫不及待地演练起来。

  74岁的李九刚放下独轮车,另一位老人又推了起来。“少条带子,不然还可以省点力。”在李九的印象中,每次施肥,都要靠独轮车将肥料拉到地里。

  用辘轳汲水浇灌园子;用石碾磨豆腐要排队……这些农具勾起了老人们的回忆。一些农具,老人们已有50多年没见,再见觉得很亲切,仿佛流逝的日子又回到了眼前。

  何信芳收集的农具涉及生产与生活两方面,分别是田器、石器、交通运输工具、纺花织布类、小件农具及其他。在他提供的材料内,记者看到,他对每件农具的名称、构造、工具、历史起源都进行了记录。记者粗略估计,约有30余件。

  2008年,石市开始三年大变样工程,他所在的赵陵铺也进行了旧村改造。农具被当做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石材农具被当做垃圾处理,曾在农村干过10年的何信芳心疼了。“扔了就没了,以后还能看到吗?”何信芳萌生了收藏农具的想法。废品收购站买、村民送、朋友同事帮着打听、去拆迁的废墟上转悠……就这样收集起来。每次出门,何信芳必带编织袋与绳子,以便运回“宝贝”。

  “没有村民、朋友们的帮助,收集整理就太难了。”何信芳说,用来固定辘轳的一块石条,就是村民告诉他,并由9名村民自发给他抬回的。

  农具的功用是什么?坏了如何修理恢复?何信芳说,这些除了查阅书籍外,他都要靠老人们讲解、指导才能完成。

  收集到的农具愈来愈多,何信芳萌生了办展览的想法。他说,刚开始是觉得这些农具没了可惜,可等他为了弄清这些农具的功用、来历而开始熬夜查阅书籍后,他改变了最初纯粹为了收集的想法。

  何信芳说,每件农具不单单是一种工具,它们是农民农耕辛苦劳作的真实写照,背后蕴含着先人的智慧,是先人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

  “这些农具在逐渐消逝,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陌生。”何信芳说。他希望能让年轻人感受到先人们的聪明睿智,和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知识和物质财富。

  如今,何信芳已做好了展览所需的牌匾,并请朋友用毛笔字写下农具的介绍词。目前,他需要一个办展览所需的场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