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不知不觉间,又到一年清明时。
这一天,风雨之中,行人匆匆。人们怀着哀思之心,不远万里回到家乡祭奠故去的亲人。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扫墓?
我听过最好的答案,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的一句话:
“人理智上知道亲爱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心情感上,我们希望死人能够复活,希望有个灵魂会继续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
人们只有静静对着墓碑说上一番心里话,才能一思过去,二念将来,然后好好活在当下。
心若清明,时时可新。
01
有一种思念,叫清明
“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处……”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对故去的亲人都藏着一份深深的牵挂与惦念。
恰逢清明时,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
犹记得,那年今日,言笑晏晏。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还有时间……
但如今,转瞬即逝,天人永别。死者长已矣,唯留你我流泪怀念……
一样的人匆匆,一样的雨纷纷,却再也见不到熟悉的身影,再也遇不到昔日的故人,再也听不到欢声笑语……
故人已逝,记忆永存,忘却的是伤痛,不忘的是思念。
晏殊曾言: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有一种思念,叫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李永衡 摄
02
有一种牵挂,叫故乡
有人说:
“清明祭祖,是为了记住。”
记住自己从哪里来,可以回哪里去。
唯如此,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和未来的方向。
所谓祭祖,不过就是一个寻根的过程。
当再一次踏上这片久违的故土,那些积聚已久的情感,才找到发泄的出口。
去祭奠先人,去扫墓,添一抔土,放一束花,痛痛快快哭一场,将不舍和牵挂付之泪水。
慎终追远中,不忘故乡根。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有一种牵挂,叫做再也回不去的乡愁。
03
有一种无奈,叫别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别离的痛楚,是曾经珍惜与爱的人,如今只能留在记忆里。
但经历过生离死别,才能更懂得珍惜的含义。
年少不更事,和父母的争吵犹在耳边,怪他们严厉,怪他们狠心。
直到后来才明白,有些人一旦离开,就是永别。
这种别离之苦,说来就心酸难耐。
李白感叹: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有一种无奈,叫终将面对的别离。
而清明,给了我们一个直面死亡、学习告别的机会。
站在坟茔之前,遗憾和痛楚,都是最真实的人生滋味。
告别不意味着遗忘,而是学会接受遗憾,带着这些思念和遗憾继续前行。
记者 侯宇 摄
04
有一种爱,叫好好活着
有人说: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清明节真正的意义,除了勿忘,还有珍惜。
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珍惜眼前的亲朋好友,珍惜自己的一切拥有。
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才是对故人最好的祭奠。
将思念化作动力,更加轻松地前行;
把牵挂作为根基,化作声声的鼓励;
让别离成为过去,让未来变得可期。
生活还得继续,哀思过后,且歌且行,迎接春天,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
做好自己想做该做的事,少留遗憾,才有意义。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看开当下,心向美好,便可重获新生。
来源:励志语录(lizhi743)
作者:月月
编辑:高萌
责编:王珊珊
- 标签:深田恭子 av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外交部驻港公署:美国驻港官员谬论可以休矣
香港6月11日电 针对美国驻港官员接受个别媒体采访发表涉港谬论,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公然污蔑香港…
-
印尼连续两天确诊新冠超8000例 总统连续3天视察疫苗接种
(抗击新冠肺炎)印尼连续两天确诊新冠超8000例 总统连续3天视察疫苗接种 雅加达6月11日电 (记者…
- CUBA八强赛“第二主场”热闹非凡 提升校园篮球文化
- 喜迎端午节小长假 沈阳特色街区点燃升级版“夜经济”
- 解振华:中国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措施
- 黑龙江完成国内首例未满月北极狼驱虫治疗
- 海南38名国际汉语教师结束外派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