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旧址变公园
蓝天、绿树、正在被改造的红砖厂房以及加班加点施工的工人,汇聚成一幅画卷,“讲述”着这个老工业遗存的“蜕变”。
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老厂区,将以全新的“容颜”出现在沧州人面前,点亮美丽的大运河畔,变成一个让无数沧州人生活更美好的工业文化园区。
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沧州工业的历史,可以沿着空中栈桥了解让沧州人引以为傲的“尿素”生产工艺,可以在这里看各种展演,也可以从这里坐船游览运河,还可以带着孩子嬉戏游玩住上一晚……
“不管怎么变,有一个宗旨不能变。”沧州大运河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运河集团)该项目负责人赵雪松说,那就是让来园区的人们,了解沧州大化的历史,凸显出沧州工业立市的特色。
从入口处进入园区,厂区的老道路做了保留,改造成中轴景观步道。步道上的文化地雕形成别具特色的“沧化历史长廊”。
“地雕一共9个,边走边看边了解。”赵雪松说,上面记录着大化的建厂阶段、投产初期、生产发展……
之所以这么浓墨重彩地突出这段历史,赵雪松告诉记者,那是因为大化在沧州的工业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从荷兰、美国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其中一套装置留在沧州。当时,沧州市北郊被称为“北大荒”,土地盐碱瘠薄,人们在这里挖坑养鱼,且这里距运河较近,取水方便,所以厂址就选在了运河边。人们住工棚,用小推车填坑垫基,建起了厂房,自力更生,搞科研攻关,造出了世界最大平板车,将设备从码头运到沧州。国内外专家通力合作,建起了当时先进的生产线。
最繁忙的时候,沧州大化老厂区的生产车间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年生产48万吨尿素和30万吨合成氨。每天约40节火车车皮从这里将“铁狮”牌尿素和合成氨运往全国各地。后来,大化改造搬迁,老厂区就成了遗存。
“生产最繁忙的时候,你想想那是怎样一番场景?”赵雪松说,他虽然不是大化人,但这样的历史也值得每一个沧州人骄傲。
“除此之外,在观步道的旁边,还会有沧州大化文化长廊。”赵雪松说,沿着文化长廊走到头,就来到了造粒塔前。
赵雪松说:“这个造粒塔当年可是制造化肥非常重要的一环。将化肥水变成化肥粒,就是从这里实现的。”
到时候,这些设备的周边会安装造雾装置,营造出当年生产化肥的氛围。人们沿着这个桥走一圈,就能把当年制造化肥的工业流程看一遍,也就能明白化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到时候走在空中栈桥上,看着机器里冒出的雾气,人们又仿佛看到当年生产的情景。”赵雪松说,漫步其中,人们可以尽情拍摄。
除了当年生产化肥的建筑和设备,当年厂区里储存和运输化肥的设备,也将成为工业遗存中的一大亮点。
“造粒塔造成化肥粒后,装袋、封口,然后就通过内部通道运进仓库了。”赵雪松说,仓库旁边就是月台、铁轨。
“每天1600吨化肥就是通过这个铁轨上的40多节火车车皮运出厂区,运往全国各地的。”赵雪松说。
如今,曾经的铁轨和月台,正在经历着改造。改造完成后,这里将增加很多不同时期的火车头,被打造为一个机车博物馆。
当年的大仓库,也正在被改造成工业博物馆。“门廊两侧设置时间展墙,记录沧州工业历史重要时刻、感人事迹,其他空间可用作会议室和开办展会。”
赵雪松说,为了将大化工业遗存尽可能完美的体现出来,大运河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还专门到首钢工业遗存去学习。
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改造的工艺、技巧,还有如何真正地保存好这些老工业遗存,让她去发挥最大的作用。
公园的附近,有展示沧州52个武术种类的特色大步道。大步道附近,将被改造成为一个小型的观演场所。
赵雪松说,这些地方会形成一个工业遗产街区,“包括非遗特色酒店、非遗生活街区、非遗产业孵化中心及非遗创客基地等。”
“我们会把那些‘大罐’刷上漂亮的颜色,让孩子们来一场工业风的快乐游玩。”赵雪松说,延续原净水设备的历史,结合海绵城市的展示,将原来的蓄水池改造成融儿童玩耍互动与海绵城市教育于一体的场所,这一定会给小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改造之前,首钢大跳台是首都钢铁厂的工业旧址。北京冬奥会期间,世界各地最顶尖的运动员在这里腾跃翻转。首钢园区成为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体育培训、会展服务于一体的新区域。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大化”旧址变公园
蓝天、绿树、正在被改造的红砖厂房以及加班加点施工的工人,汇聚成一幅画卷,“讲述”着这个老工业遗存的“蜕变”…
-
化肥新一轮上涨已经开始了!
由于一铵涨势过猛,硫磺、磷矿石原料供应紧张,钾肥货源到港量不确定等因素,复合肥厂家暂停预收,以观望为主,看后市原料的涨势再次定…
- 化肥减量弄虚作假 土地遭破坏 中央督察
- 化肥个股开启走牛模式哪些股值得重点关注
- 原料疯涨一货难求化肥涨势难降! 后市仍不乐观!
- 减少化肥原料氨的生产巴斯夫或将未使用的天然气卖回给德国电网
- 化肥股票有哪些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