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业用品  化肥

“来料加工”生意红火 物流园忙欢了

“来料加工”生意红火 物流园忙欢了

全媒体

10月13日,汶川县川青甘物流园内,来料加工总部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忙着裁剪、缝纫、熨烫。无痕内衣裤、校服、工装、广告T恤、围裙、礼品袋、购物袋……在这里生产、代加工的产品将不断发往外地市场。

今年27岁的威州镇禹碑岭村羌族姑娘张志巧在车间内忙着为内衣裤上胶。她说:“来这里上班一年多了。之前在其他地方打工,后来选择了家门口的来料加工总部,这里相对来说时间自由,有时候请假要去接送一下小孩子上学也比较方便。”

“每天工钱100多元,一个月工资最少都有3000元。”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村村民董松华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班,主要负责缝制内衣裤,她的爱人则在总部当保安,夫妻俩每年工资在6万-7万元。

“我在这儿干了3年了,过去常年在外务工,由于头部长了脑瘤,动了手术,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就在来料加工车间上班,这里离家也近。”董松华说。

车间负责人何蓉介绍,目前,来料加工总部车间吸纳附近就业人员共计45人,其中4名聋哑人,3名残疾人,2名已脱贫困户,4名低保户,4名无业青年,28名闲置劳动力,熟练加工工人增收超过2500元/月。

“汶川来料加工产业起步比较艰难,因为过去村民绝大部分在务农,思想比较保守,觉得自己是农民挣不了这个钱,在沿海城市的对口支援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来料加工总部负责人杨梅说,“从2018年发展到现在,汶川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已有来料加工车间37个,其中总部车间1个、乡镇总车间12个,分车间24个。”

因生产发展需要,来料加工总部于今年初搬迁至川青甘物流园6号楼,同时新建成裁剪、包装车间,全产业链生产初步实现。总部承担着全县加工原料和成品的收发、质检、统筹协调等任务。下设的总部车间,是既能独立加工又能承接高半山群众后道加工流程的一个标准化、示范性车间。

2018年以来,汶川紧紧围绕“建设对口帮扶产业扶贫全面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按照“党建全面统筹,东西部差异用力”的思路,依托浙江来料加工业务大市场,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孵化、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让来料加工产业在汶川落地生根,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突破性转变,成为了汶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

据统计,汶川县的 37 个来料加工车间,投入东西部扶贫资金955万元,县财政配套1000万元。参与的加工工人达1500余人,开展来料加工技能培训 32 期,培训技术骨干和工人 2033 人,人均增收超过1800元/月,熟练加工工人增收超过2200元/月,其中吸纳就业困难人员241人,就业困难人员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月。

杨梅介绍,下一步,来料加工总部将不断深化来料加工发展模式,同时将藏羌元素与加工产品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汶川来料加工特色品牌,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偷窥无罪视频 http://www.xinzhiliao.com/sj/chunji/818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三年级科学教案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