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化肥

文化“遗产”成“特产”

游伟介绍磁胎 竹编。

杜铠兵

“作为传承人,我一直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只有与市场接轨,与时俱进,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项技艺,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门艺术。”日前,邛崃市 平乐镇磁胎竹编传承人游伟告诉,在磁胎竹编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从业者一度不足10个人……

学艺

年少拜师学成进厂

对于为什么习得这门手艺,游伟坦言,最初只是想学一门手艺糊口而已。17岁初中毕业之后,游伟就随师父李万东学习竹编,至今已近30年。

磁胎竹编是2008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的项目之一。它是通过刮青、起片、冲刀、揉丝、抽丝等几十道工序,将邛崃本地盛产的 慈竹加工成薄如蝉翼的细丝,再采用景德镇白瓷,将竹丝均匀细密地编织在白瓷表面。因其工艺复杂,制作精美,历史上一度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乐镇有竹编厂十余家,仅场镇上就有‘红星’‘万家’‘江西’等著名字号,其中‘万家’竹编厂的工人达到了近四百人的规模,编织产业达到高峰。”出师之后的游伟就进入竹编厂,据他介绍,当时平乐生产的磁胎竹编主要供给成都,再从成都销往全国各地,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守业

行业遇冷几近失传

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下,磁胎竹编繁琐的工序渐渐被放弃,不少人放下手上的技艺,去到大城市打工。一个手艺娴熟的工匠,大概能用100斤慈竹拉8两竹丝作为竹编原料,而这个过程就需要50多个小时。这样的耗时耗力的方式也让年轻人望而生畏,长此以往,能够完成磁胎竹编工艺流程的工匠寥寥无几。

竹编工厂效益年年下滑,终究难以为继。然而从工厂出来的游伟仍不愿放弃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技艺,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起初是作坊式制作,效益也并不好,据游伟说,在磁胎竹编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从业者一度不足10个人。

2008年,伴随着平乐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游伟才开了第一家门店。“在平乐,可以说是古镇旅游哺育了竹编,而竹编丰富了古镇的旅游内涵。”平乐镇副镇长植茂春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与磁胎竹编的再次崛起是相辅相成的,而游伟这样的一批老手艺人,不计得失将这门技艺传承至今,为古镇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求变

接轨市场更新产品

在平乐古镇“竹编一条街”上,游伟投入100多万元修建的竹编展览馆正在装修,预计春节前就能亮相。游伟计划,一楼作为展厅和卖场,二楼作为工作室和体验馆,为许多慕名而来学习磁胎竹编的人提供培训教学。

对于这笔不小的投入,游伟有他自己的一本账。“我觉得非遗的保护不能是关起门的保护,而是要让它和市场接轨,让市场去锻炼它自身的生命力。”通过不断的产品更新,设计更符合年轻人以及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借力电商发展和旅游热。游伟目前带动了周边近200人就业,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邛崃市文化馆馆长毛裕告诉,因其精致的工艺和艺术价值,磁胎竹编正逐渐走向高端工艺品市场,不少作品售价都在万元以上。“磁胎竹编要走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就要以市场为主,做到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毛裕认为,通过建设竹编文化展馆、竹景观塑造、培育经营主体等措施,磁胎竹编与平乐古镇的旅游名片相互促进,已经从曾经需要保护的“遗产”变成了游客青睐的“特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制服 百度影音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