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包装

半月谈:一些单位总把年轻人当工具人?改变考核指挥棒是关键

近日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导致部分年轻干部被迫“啥都会”“啥都做”,存在基层新人成“超人”现象。报道刊发后,引起不少网友强烈共鸣。

辩证来看,“玉不琢不成器”,年轻人确实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回“烫手山芋”,才能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但这不等于,他们要有三头六臂,要成为“工具人”。干多了、干错了,也会慢慢消磨掉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

“你年轻你多做”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表面看只是工作安排不合理,大家忙闲不均,但换位思考,领导同样不容易,应付一些繁杂琐碎的事情,可能也只喊得动新人。这说明,“鞭打快牛”的职场缩影更多折射的还是基层治理中的内卷化问题。

年轻人没学走路就被迫要“跑”,一方面证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小到各类文稿资料,大到各种会议活动,年轻人难免被“捆绑”;另一方面也反映基层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遇到“老油条”一甩锅,年轻人自然被顶上。

破解这种怪现象,当然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入手,但最为关键的还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只有改变待遇荣誉倒挂、成长机会倒挂、责任担当倒挂,让工作投入与回报成正比,才是对年轻人最好的爱护和激励。

一个好的考核机制应当是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导向,同时也一定是体现精准、分类施策。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和锻炼机会,就是要针对性发挥他们年轻的优势和干劲,并且要鼓励他们在成为“多面手”之外,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而如何设计这种制度,并且将其落到实处,首先对基层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履职能力、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统筹协调时,如何避免“鞭打快牛”无形中助长“慢牛”惰性,如何既给年轻人“压担子”又给“递梯子”都值得考量。其次,人事编办、督查考核等部门,也需要在“定岗定责”四个字上多加研究,只有把这些理顺了,把评价体系完善得更客观、公正了,年轻人才不会对基层工作望而生畏,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年轻人发挥才干的舞台。

(《一些单位总把年轻人当“工具人”?改变考核“指挥棒”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