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吴贻弓逝世:城南犹忆旧事 人归尚有月随
吴贻弓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追思】
本是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期,人们却在不舍中送别一位天真而深情的电影人。9月14日上午,中国第四代导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吴贻弓在上海辞世。犹记《巴山夜雨》中流淌的诗意,犹记《城南旧事》里淡淡的乡愁,这一刻,长亭外,古道边,一曲《送别》只为他唱。
中国电影里独树一帜的存在
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战火纷飞的重庆,伯父因此为其取名“贻弓”,“贻”为“收藏”,“弓”乃兵器,“贻弓”意寓“刀枪入库,天下太平”。1948年,随父母迁居上海,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吴贻弓走进了光影的世界。1956年,18岁的吴贻弓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这所新建的高等学府第一届导演系的大学生。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回上海,进入当时名噪海内外的海燕电影制片厂。从导演助理做起,吴贻弓拼命地工作和学习,为一生的电影导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贻弓的名字,与改革开放后国产电影的跨越式发展联系在一起。1980年,由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的《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这是吴贻弓完成的第一部长片,诗意的故事里有迷惘,也有光芒。1983年,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大获成功,这部改编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在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还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国内卖出115个拷贝,相当于收进80多万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为可观。
在导演手记里,吴贻弓用十个字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多年后谈起《城南旧事》,吴贻弓说:“那是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深情。”他将其视为一个时代对电影美学重塑的“典型”:“三段没有什么关系的人物构成的毫无联系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说的分段式结构,还是打散后重新交织?我们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这种情绪积累构成特殊的味道。”他坦言,“也没有过多地想怎样去感染观众,只是想着如何把我十分挚爱和同情的这几个人物诚实地呈现出来。”正因为此,他们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一段温柔流淌的别致影像。
吴贻弓的电影在中国电影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上海电影家协会评价,吴贻弓在电影创作上堪称是“我们的一面旗帜”,其独特的抒情叙事风格影响深远。同属“第四代”导演的宋崇回忆:“我们当时上海这些人大多读的是电影专科学校,特点是继承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加苏联电影的传统。吴贻弓带来北京电影学院的新风,当时他们所倡导的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是中国新浪潮的开始。”
“所有称呼里,导演是我最看重的一个”
在电影学者石川看来,吴贻弓作为导演,有些“生不逢时”。“他的艺术生涯从人生的后半段才开始,但很快又因为各种行政上的事情无法再专心从事创作。”石川还提到,其实吴贻弓还有包括像《阙里人家》这样“被忽略”的作品,“1993年正是中国电影最不好的时候,那部电影有些生不逢时,其实它的艺术质量和他早期的作品不相上下,但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1984年起,吴贻弓先后出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上海影城主任。他曾说,如果当时能够选择,还是想继续拍电影,“所有称呼里,导演是我最看重的一个”。
晚年退休在家的吴贻弓,以“申江小吴”为笔名写博客,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旅行见闻,也直言自己几番与肺癌、糖尿病等疾病斗争的细节。开博初始,他为自己写下一段自述:“要说我和电影的关系,自然相当密切。屈指算来,从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正式投身电影起,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然而惭愧的是,即使把和张郁强联合导演的一部短片《我们的小花猫》也勉强计算在内,这期间我总共只导演了9部电影,平均5年多才拍一部,数量实在可怜。”
身为导演的吴贻弓,有遗憾;作为官员的他,以超前的视野和魄力、超强的市场运作能力,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在上海电影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烙印。20多年前,他就提出电影要走产业化道路。担任上影厂厂长期间,他率领的领导班子大胆决策,将在闹市商业区的陈旧厂房置换成大出好几倍的郊区土地,启动了中国最早的影视拍摄基地建设。他力主建造的上海影城,开创了中国多厅影院之先河,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多厅综合性电影放映娱乐场所。
“电影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梦”
吴贻弓对中国电影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手推动创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进入了第三次创作高潮。吴贻弓觉得,无论从艺术还是市场的角度,中国电影都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国际电影节,“当时亚洲已有三四个国际电影节了,东京、马尼拉等,我们如果没有的话,有点不太像样。”1993年,全无经验可借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吴贻弓等人的四处奔走下问世,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终于开了花。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如今,每年六月的上海都会成为全世界电影人汇聚、市民大众沉醉的光影之城。
“有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片子里到处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说,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记,常常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我们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取向、浪漫主义色彩等等,总不肯在心里泯灭。”这是2012年吴贻弓获颁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时的感言,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望与总结。
对于电影,吴贻弓始终满怀深情。当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宣布,本届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授予吴贻弓时,满头华发的吴贻弓激动得几近哽咽,用诗一般的语言深情表白:“电影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梦,它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应有尽有。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从不拒绝任何人,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亲近它、喜欢它,从它那里获得应有的快乐,它也会毫不吝啬地告诉你,世界曾经或者可能是这样的,人生应该或者不必是那样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电影。”今年5月,病榻上的吴贻弓,依然牵挂着他挚爱的电影,郑重其事地写下“上海电影万岁”。
吴贻弓曾执导电影《月随人归》,那是一个发生在中秋节的故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是吴贻弓在1988年带的第一个研究生,一直记着当年跟随老师工作的美好时光。30年后,吴贻弓在中秋节之后的清晨离开这个世界,蒋为民感慨:“好像那部电影的片名成了归宿。”
一位年轻的电影人在网上写下寄语:“独吟送别,城南犹忆旧事;共话夜雨,人归尚有月随。”
(本报上海9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