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 鹿晗需要一场"翻身仗"
1990年出生的鹿晗,马上也要三十岁了,在他即将迈入而立之年之际,却突遭演艺事业的滑铁卢,一部电影作品让他的演艺事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滕华涛执导、鹿晗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后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冷遇。在这种情况下,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称“用错了鹿晗”。之后演员向佐加入论战,发文称滕华涛当初会用鹿晗看中的就是他的顶级流量,现在却把锅甩在演员身上,没有身为导演的修养。
流量担当的标签已然被揭下,演技实力的招牌却还没有竖起……无人知道这场滑铁卢会伴随鹿晗多久,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何看流量担当?
鹿晗: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鹿晗,1990年4月20日出生于北京,2008年赴韩国留学。有一天他在韩国购物街——明洞逛街时,被S.M公司星探发掘,2010年签约成为旗下练习生,2016年7月正式在中国自由开展演艺工作。
从2014年到2018年,四年鹿晗参演了七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还有若干综艺。其间,鹿晗也迎来演艺事业的巅峰,被看做是“顶级流量”:荣登“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榜首,并以2.7亿财富居2016“中国90后富豪榜”第五位;主演张艺谋执导的好莱坞电影《长城》,饰演士兵彭勇;2017年1月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爱你一万年》;主演古装玄幻剧《择天记》,该剧平均收视率达1.12,全网播放量突破270亿,为周播剧场开创以来非暑期档收视冠军;2018年演唱会的上座率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作为歌手的实力——三场演唱会超过十万人次到场。
娱乐圈从来不缺俊男靓女,在新人辈出的时代,流量很难长久,过气这件事时刻都在发生,能留下令人叫好的作品才是王道。鹿晗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坦言:“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迎接。他自组工作室,并有意识地减少了影视工作的数量,“心态放平就好了”。鹿晗本人对此看得很开,他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很有信心,还曾担心大家只看到流量明星身上的流量,而忽略了这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但是心态放开,并不代表事态就能顺利,他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以来的票房失利、演技遭受质疑,甚至导演插刀、甩锅,让鹿晗第一次尝到演艺事业跌至谷底的滋味。
票房的大旗该谁抗?
营销专家:流量创造一切已成过去
当然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资深经纪人徐建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海堡垒》的失利,导演的选择、演员的表现都有失误,很难界定就一定是谁的责任,从导演到演员都应该承担责任。而选择流量艺人当主角,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票房,因为流量就是粉丝,流量高低也会分时段,可能近期因为某一事件流量会走高,但也可能因为艺人出现负面新闻流量就减少。但不管是不是流量艺人,都需要用作品说话。
娱乐营销专家、娱乐私塾创始人田金双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滕华涛说用错鹿晗,其实可以理解,鹿晗并不适合这个题材,这本来是一场影视领域的商业误会。
田金双认为,靠流量支撑票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导演选演员时,忽视了作品的题材、受众的审美心理,起步就是错误的,在这部作品中,鹿晗并未发挥出自己的演艺优势,虽然不能说鹿晗在演戏方面没下过功夫,但明显他是属于颜值大于演技的偶像派。这种题材的电影,起用流量明星,的确很难扛起票房的大旗。”田金双说。
鹿晗仅余的流量没能贡献给电影票房,反而让他在告别“顶级流量”的路上越走越远,人们不禁要问:鹿晗们的流量时代真的结束了吗?他们将何去何从?
流量艺人如何转型?
资深经纪人:要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
实际上鹿晗遇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和他同类型的艺人们普遍面临的现状,转型和摆脱流量标签是当务之急。
田金双认为,鹿晗们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寻找机遇,首先提升演技,其次进行相应的商业转型。鹿晗想要转型,就需要在作品上下功夫,但他不是影视科班出身,更不是实力派,所以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田金双建议,可以不必急于接拍影视作品,而是先介入短视频的拍摄。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逐渐开始向影视业发起冲锋,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权,视频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暖男人设的演员郭冬临,以及王祖蓝、罗志祥、薛之谦、吴亦凡等艺人,都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鹿晗想要打翻身仗,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介入短视频,把自己的优势通过短视频再度预热。
田金双认为,以前艺人百分之六十的收益来源于商业广告,但现在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很多网络达人、博主的带货能力直接赶超传统艺人和“小鲜肉”。影视也在向短视频转化,“这种情况下鹿晗以及他背后的操盘者也应该进行重新思考,仅仅依靠运气、机遇是不够的,现在包装呈现多元化,对于一个艺人的演艺实力和商业突围也形成挑战,同时这也是绝佳的机会。”
徐建军则认为,流量艺人在接拍作品之前要对每一部作品认真把关,并且要量力而行,以自己是否能把握、胜任角色为最主要的出发点,这样才能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同时也是对作品的重视和对观众的尊重,有了立得住的作品,自然就会得到观众和业内的认可。(文/本报记者寿鹏寰 统筹/满羿)
文艺弹
称选错鹿晗为哪般?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最新接受某自媒体采访时称自己用错了鹿晗,此番话语上了热搜。滕导这么做确实有“甩锅”嫌疑,整体上看似护着鹿晗的——“鹿晗真的很好”、“技术上我对鹿晗没有意见”,但是,话外音里还是在说用错了鹿晗导致全盘皆输——“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真的不是鹿晗不好……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但是,早先滕华涛在影片上映之前的说法可不是这样的。他表示自己看小说时就觉得这个角色与鹿晗很吻合:“江洋身上有‘少年感’,鹿晗很适合,而且鹿晗非常聪明,他对于导演的要求变化很快,而且很准确,此外因为他会跳舞,所以动作协调性比较好,一些打斗的场面完成度比较高……有一场是我们最后杀青前拍的那场,就是在飞机上听到灰鹰小队的人牺牲了的消息,他表演的不光是哭,内心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非常好。”
鹿晗在《上海堡垒》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无须特意洗白,但也无须再黑。但是,作为一名资深导演,在影片上映前后对于一个演员的判断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在根据舆论风向而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种行为就有点不仗义了。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作品往往会被特别标注为“某某导演作品”,这说明导演对于一部电影承担主要的责任,一旦成功也会享有所有的荣耀。而演员是十分被动的,导演、编剧、剪辑的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影最终的呈现质量,一个演员在演戏时看不到影片的整体,他看到的只是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片段,演员根本无法左右整部电影的风格与节奏。
而导演的一个功力所在也是调适演员的表演,一旦发现演员的表现与类型不符,那么导演是应该最迅速的感知者,他需要快速地与演员沟通,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鹿晗的表演与科幻不符,那么导演为何不帮助他改变?不能仅仅因为鹿晗的偶像身份树大招风,就觉得后悔。
既然滕华涛导演之前已经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那干脆就担当到底,从剧本和执导水准上找到缺憾;或者干脆就沉默蓄力,为下部作品而去积极地准备。这时候还忍不住寂寞,受不了委屈,想着借自媒体大号为自己的利益说上两句,那就是把做人的格局都做小了。如今对外说话的渠道确实挺多的,想辩解、想宣泄分分钟就能实现,但是,古语说得好,言多必失,尤其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做好自己、谨言慎行,恐怕才是最正确的路。(文/本报记者 肖扬)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