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三下乡”学生采访人物系列报道:走失的姜家女子龙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月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9日9时10分讯(韦燕 通讯员 谭涵尹)在重庆姜家镇,每到腊月,各个乡镇都有玩龙的,但是只要有人提起女子龙,尤其是在老一辈,李月华则是代表性人物。不仅如此,李月华更是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的传承人。
7月6日,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姜家服务团队在文体中心见到了李月华,已经50多岁的李月华打扮精致,身材高挑。
调研组向李月华学习舞龙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据李月华介绍,她是从83年开始舞龙的,在此期间开创了女子舞龙,女子板凳龙,并在2008年把舞龙搬上了舞台。“姜家龙相较于其他地方的龙,特点在于女子舞龙且种类多样”。目前为止,姜家镇的龙种类已经达到20多种。且女子龙综合了男龙和女龙的特点,刚中带柔,粗狂不失柔媚,刚硬不失灵活。
“龙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要把传统的舞龙文化传承下去,就要有更多的人喜爱和参与。只要有人想学、愿意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这是作为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月华告诉我们,除了舞龙,她还愿意教有兴趣的人“做龙”。姜家舞龙的舞龙道具有独特的讲究,做舞龙道具的材料不同于工艺龙,主要是竹竿做框架,以铁丝稳固,最后用布做皮。
出去表演时,由于是传统的表演道具,很多观众慕名而来。表演的是舞龙,但是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唤起了在外游子的浓浓乡情。
舞龙道具展示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舞龙表演的观赏性极强,但是也很危险的,秉着一份热爱和坚持,李月华一直坚持了下来。比如分类中的火龙,为了防止表演火龙时被火烫伤,李月华和她的队员们在每次表演火龙之前,都要在身体任何一个露出的地方抹桐油。
“还有一次,我手都脱臼了,肩膀那一节有一个洞,平时吃饭都要人照顾,但是还是想出去表演”,丈夫不允许,她就让朋友先把道具和衣服拿出去,自己再空手出去,骗丈夫说只是去指导,绝不亲自上阵,“脱臼之后拿筷子都困难,但是拿到舞龙杆的时候,手臂突然有力了,整个人心情也变的非常好”。
采访过程中,我们从她的描述里切实感受到了她对舞龙的热爱深入了她的人生,深入了她的思想。
李月华目前的愿望是发掘舞龙人才并培养。镇上的小学专门开设了舞龙课程,从娃娃抓起,学习舞龙操。
但是年轻的一代都出去闯荡与时代接轨,与传统的距离越来越来远,老人们也在慢慢老去。以前腊月时间,周边会舞龙的人们,会围着镇进行表演,但是这一习俗已经中断了8年。
村里哪怕培养出舞龙人才,没有多久,也都进城闯荡,所以流动性很大,李月华常常因为人员问题揪心不已,但是一直没有放弃。
李月华向调研组介绍情况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为了留住舞龙人员,吸引年轻人,李月华甚至在镇上帮助学习舞龙的学员寻找工作岗位,为的是让他们扎根于此,成为新一代的传承人,不让文化失传。
当调研组询问她政府试验产业化舞龙的可行性时,她说:“不太现实。首先,镇上的人口不多,人员只有出没有进,所以规模不可能扩大。其次,演出费其实不多,产业化涉及分红,但是演出费达不到养家糊口的水平。所以,传承目前来说是很有难度的。”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一种落寞。我们感受到了她不想这个文化遗失的迫切和深深的无奈。而她所述的这些问题,不仅是舞龙这项非遗的问题,也是众多非遗的问题,着手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各层次的重视。
通过这次对李月华的采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目前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的困难。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传承,只会遗失。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也由衷的感谢和尊敬每一个为中国传统文化付出的传承人。
调研人员与舞龙传承人合影留恋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