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农具是多少代农民最难忘的劳动记忆
“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要到了,还记得那匍匐于大地、一刀一锄、耕作收割的场景吗?
在古朴的农耕风情里、在丰润的土地上,农人和农具,是这里的主人。犁、担、水车、耖……这些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曾经必不可少的农具,渐渐被机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但它们闪耀过,也温暖过我们,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立下过不朽的功绩,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进步的者。
炎炎烈日下,一群农夫正在田里干活,过一位绝世美人,农夫们停下手里的活,因为多看了美人一眼,犁和锄头都没带,就神魂地回家了,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
忘了犁是多大个事儿?至于生气吗?对于耕田的人来说,没有了犁,问题可就大了。
犁,是用来耕地的农具,用途是破碎土块,将较深层的土壤翻到土地的表面,并且可以盖住杂草及以前的作物并让其自行分解。当犁划过土壤时,产生了有肥沃土壤的长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是一年之中下地耕作第一个动作。
犁耕的发明是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最早在商朝即奴隶社会末期就发明了犁。
犁是由一种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起来的,被称作“石犁”。夏,商、西周,是中国农业技术的初步发展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创造,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经过历代发展,犁的结构和材质逐步优化,使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明清时期,耕犁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在犁地松土之后需要将土壤弄得更细致才能播种耕作,这个时候便会用到“耖”。这是一种跟耙相似的农具,能把耙过后的土块弄碎、把土弄得更细,使土地更加平整。
耖为木制,圆柱脊,平排九个直列尖齿,两端一、二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三齿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
“东阡西陌水潺湲,扶耖泥涂未得闲。”可见古人带着对于丰收的愿景,在耖地的过程中享受着自然的乐趣,为接下来的种植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啊~~~~” 伴随熟悉的弦律,每个暑假看着沙挑着一担行李,走过十万八千里。不用马驮,不用车拉,而是靠人力挑,岂不费煞体力?为什么是这样的设定呢?要么这担行李箱子是空的,要么就是挑行李的工具极其不简单。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山狭窄,田间地头里,马和车无法通行,用担子挑东西是一种常用的运输方式。担子常常被用来运输农资,如柴禾、稻捆、麦捆等等。扁担和冲担都是常见的农具。扁担呈扁圆长条形,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使用时在两头挂上重量相当的物体以保持平衡。将与扁担等长或稍长,两头削尖,镶嵌铁锥套,则是冲担,中间制成扁平,以便搁在肩上。冲担呈微微弧形,两头尖的部分可以方便农民直接插入捆好的稻草然后担走。
1928年,带领队伍到达井冈山根据地的砻市,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井冈山根据地同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
战士们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刻了“记”三个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
担子了粮食,压过一代代劳动人民的肩头,艰苦岁月下的辛勤耕耘,也被一直铭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邪。”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不惑之年出任彭泽县令。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实物交换盛行,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户调,官员俸禄的支付经常是发放谷米、绢帛。陶渊明是低于百石的斗食佐吏,其俸禄少,所领粮米不以“石”计。有一天上级派邮督来督察,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敬地去迎接,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辞去,退隐田园。
“五斗米”到底是多少?斗是盛粮食的器具,也是一个容量单位,十升是一斗,十斗是一石。一斗米的重量相当于现在的12.5斤,五斗米相当于62.5斤。
收获的五谷尽数藏入其中,它不仅仅计量着五谷的重量,更是寄托了农民对风调雨顺的。
科技飞速发展,为斗米升粮发愁的日子已经遥远,劳动人民对粮食丰收的祈求在今天也不再只是愿望。
“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王安石《山田久欲坼》
王安石诗中提到的踏车,即指龙骨水车。水车是中国古代一种较先进、流传最久远、使用最普遍的农用提灌机械。龙骨水车的结构很独特,由木链、水槽、刮板、横轴等组成,节节木链似根根龙骨,因此得名。使用时,一般安放在河岸边,下端水轮和刮板直接伸入水中,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通过车头的横轴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流入田间。
若田地不在岸边,而在离水较高的高地,则可以利用三架翻车来灌溉。而这三架翻车与翻车之间,以小池子作为联系,如此环环相扣,取水上岸。用这种方法,可以灌溉至三丈以上的高岸之田,解决高地无水灌溉之苦,可以说是中国先祖智慧之结晶。
小时候常唱这样的儿歌:“烟筒烟,冒冒烟,牛改杠(耕地),种夏田,夏田黄,背上场,梿枷打,簸箕扬……”这首儿歌描写了农村人从播种到收割打碾的繁忙景象,其中“簸箕”现在还在广泛的运用,而“连枷”已经不是很常见了。
梿枷是过去农村常用的脱粒农具。它构造很简单,一般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中间靠一根木轴。劳动的时候,上下挥动长柄,“梿枷”就一上一下的拍打。随着“梿枷”的上下舞动,豆粒就被拍打下来了。
梿枷的出现比较早,《国语·齐语》中就有:“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枷、芟。”其中的“枷”即指连枷,说明连枷在战国时候就有了。唐颜师古《注汉书》中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可见“梿枷”这个名字在唐以前就出现了。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枷响到明。”之句,正是描写用连枷打场脱粒的景象。
连枷可一人独自打,也可多人配合使用,以前的生产队里经常是多人集体打连枷:夏天的早上,人们把收割来的麦捆一梱梱的拆开,然后麦穗对麦穗分成两排,整齐均匀的铺在宽阔的场院里暴晒,待到快中午太阳最炽热的时候,人们相对而立,站成两排,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大家高高举起梿枷开是打场,两排社员举着连枷,一上一下,一进一退,节奏整齐有序,这边的梿枷打下去,那边就杨起来,这边的杨起来,那边的正好又打下去,随着“噼啪噼啪”之声,一粒粒带着泥土香味的麦粒欢快跳跃破壳而出。
梿枷除了用于打小麦以外,还可以打豌豆、扁豆、荞麦、莜麦,糜子等,有时候还用它打麦秸秆和包谷杆,打碎打细后做喂牲口的草料,总之凡是需要拍打的粮食就用连枷拍打。
还有篷车、手摇拔挆车、绳簇头、耙子、耥子、河泥罱、掼桶、稻床、稻镰、石磨、木砻、对臼、石滚、多棱石滚、泥夹子、手摇风车……这些是正在或已经消逝的农具,它们曾是农人的故友、至友!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即将消失的农具,很多人都不认识,你的老家还有吗?,纺车(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锄头(中间)、铁耙(最下边,常用来勾牛屎)、铁锹等为你
青海扶贫推以得换劳 参与社会服务可置换农具菜种,图为医疗志愿服务队对当地群众测量血压。西山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于典型的中位浅山旱作农业区,境内土壤贫瘠,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脆弱。
卓忠伟摄年已七旬的大妈大爷们,身穿颇有乡土气息的服装,手持自家平日里使用的农具,红红的T台上。卓忠伟摄年已七旬的大妈大爷们,身穿颇有乡土气息的服装,手持自家平日里使用的农具,红红的T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