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劳苦功高的传统农具
记者 徐其崇 通讯员 乔加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中,经常会在饭桌上听到家长用这首《悯农》诗教育后代要珍惜粮食,尽管孩子的父辈,甚至祖辈并没有体验过“汗滴禾下土”的辛劳,“锄禾日当午”的场景,也只是图片或电影电视里见到过,但这并不影响这首诗的意义和世代流传。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生产的播、管、收、储、运各个环节已经没有了劳力之苦,全被农业机械所代替,即便在当今的田间地头,也难得一见“锄禾”的情景了。而逝去的不一定都值得珍惜,擦抹不去的只是记忆深处的那份烙印。
位于宿迁大运河畔的中国粮食博物馆,陈列着一种古老的农具锄头,它曾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农具之一。据史载,锄头的出现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算是农具中最古老的一种了。在新旧石器时代,锄头的材质应该是以石质为主,到了青铜器时代的夏商周,金属很贵重,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武器,而很少用于农用工具上,依然是以石器为主。现在使用的锄头,是在两汉时期,随着铁器的应用,才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
在上个世纪“大集体”,一般农具都是由生产队自己解决的,在规模较大的生产队里,要专门设立一些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季节性附属组织,诸如木工组、瓦工组、铁匠组等。铁匠组的主要职责就是锻造、修理生产队经常使用的农具。一个铁炉子、一块砧板、几把铁锤,便是全套工具。把一块铁烧红后,放在砧板上反复锻打,就可以制作出锄头。
关于锄头,农民出身的老乔说,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选择在正午的烈日下去下地锄草,他曾幼稚地问过父母,为何会要选择大热天下地干活?母亲总是说:正午的太阳最热,这时候锄掉的草能在最短的时间枯死,庄稼才能长得茂盛。父母亲戴着草帽,带一条毛巾和一大壶冷开水去,下地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一般锄头连把手长约一米六七,把手上端粗,下端细,底下像鹅颈弯曲折过来,连接了一个长约15厘米、宽约20厘米有刃的锄片。弯折的角度大约40多度。母亲说,这种角度最适合人锄地的姿势,锄起地来也最省力。最好看的是锄的铁把,因为长时间使用,与人的手掌和衣脚反复的摩擦,再加上人体汗水无数次的浸润,锄把上反射出黝黑闪亮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