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种水稻用的农具你认识它们吗?
端午时节插秧忙。最近去沪郊农村转转,你可以看到农民正在加紧扦插绿油油的水稻秧苗,乡村田野里一派夏耕夏种的繁忙景象。
从小背过一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到底辛苦在什么地方?恐怕很少有人想过。现在种水稻,灌溉、施肥、除虫、收割、去壳等各环节大多已经机械化,人们对“粒粒皆幸苦”的体会也越来越不明显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家小屋变成了红瓦白墙的农村小洋楼,传统的人力、畜力水稻种植也正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一些古老的农艺、传统的农耕器具离我们越来越远。你是否知道,要用传统农艺种出一季水稻,究竟要用上哪些农具?这些农具你认识几个?
种植一季水稻的第一步,是犁地——让农田中的大土块碎裂,翻整土地,并耕出最基本的槽沟。
大面积种植任何农作物时所要用到的第一种农具,都是犁,这也是这种农耕器具历史悠久的最主要原因。它起源于商朝,流传至今已达数千年,但基本原理并未有明显变化。
犁的核心构件是一块或数块略呈三角形的厚重犁刀,最早是木制的,如今通常由钢铁制成,犁刀通过一根横梁被架在动力源上。犁田时,犁刀斜斜地插进泥土,由于刃口方向和行进方向并不一致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因此犁刀所过之处,泥土就会被翻出来。
如果要评“最累的农活”,犁田不敢说稳居第一名,进前三名是没问题的。犁刀插入泥土后,要拉动它需要花极大的力气,还要拉出的槽沟深浅一致、不歪不斜。如果是人拉犁,往往是有经验的农夫在后控制犁刀的方向和深浅,数人在前用绳拉犁,和纤夫拉船很相似。用牛拉犁就省事很多,只要把牛赶到田里,套上牛轭犁锁,懂事的牛不用吆喝就会拉着犁一步一步前行。如果是重犁,可能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两头牛背上就要装上一个叫做“轭”的曲木架子,使两头牛同步前进,这也是数理化学科中“共轭”一词的由来。
如今在沪郊农村,牛拉犁、人拉犁都已经极为少见了,最常见的是拖拉机犁,犁刀可装数排,有的还能旋转,大大增加了犁地效率。
如果说犁田是深耕,把沉睡的土地,那么耙田就是细作了。耙就像一个大梳子,在田里来回转圈,梳理平整田块,粗大的泥块被切割,碎草、石块等可被挑拣出来。耙地,是犁地之后、插秧或散种之前的重要工序。
大多数人对于“耙”的理解,可能仅仅来源于《西游记》中猪八戒所用的武器——九齿钉耙。事实上,耙本质上是一种破泥用的农耕器具,主要用于耕过土地之后的水整,适用于水稻等农作物。
传统耙地过程,看上去并不像是在干农活,而像是一种水上游戏:由于耙上要吃到分量才能达到平整土地的效果,通常是农民直接站在耙上,把耙齿压进水田里,耙由牛拉着往前行,宽大的耙就在水田里“乘风破浪”。孩子们最喜欢这个环节,往往跃跃欲试,但很少有大人愿意带上孩子一起耙地:一旦翻入水田呛到泥水,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在沪郊农村,水稻收获之后仍要用到另一种耙——谷耙,用于晒谷时将谷粒归拢或者散开,同时也可剔除谷堆中的稻秆、稻叶。谷耙和钉耙的构造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功能不同,铁齿换成了木齿或竹齿,耙齿形状也由圆柱状变成了扁平状。这种谷耙比耙地的钉耙要小得多,也轻便得多,常被孩子们当作“兵器”挥舞把玩。
耙地之后,种水稻的流程就进入了插秧、除草、灌溉等阶段。沪郊农村一般都是由电灌站用电力从沟渠里泵水灌溉,而除草环节需要用到的锄头等工具很多人都熟悉,就不介绍了。下一步直接说到收割环节,要介绍的农具是大多数人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镰刀。
镰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农具,大多数镰刀都由一个略带弧度的刀刃和一个直的木柄构成,木柄和刀刃呈“7”字型。而且,镰刀的刀刃方向和刀柄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以农夫在收割时只需弯腰即可,而不用整个人趴在地上。镰刀的使用方法也非常奇特,常见刀具的用法一般是往外或往下挥舞,或者是绕着身体做圆周挥舞,而镰刀却是要把刀刃向身体内侧挥舞的。收割水稻时,一只手搂住一捆水稻,另一只手拿着镰刀的木柄,从外向里斜斜一挥,这捆水稻就被齐刷刷割下了。
作为收割工具,镰刀的“7”字型设计和由外向里挥舞的使用方法很符合力学原理,可使收割好的水稻被快速整理成跺堆放在一边,农民可以不断前进,继续收割。但因为构造和使用方法特殊,要用好镰刀是需要极高技巧的,刚开始使用镰刀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弯着腰向内挥舞镰刀时割到自己的小腿上。
水稻收割好之后的工序,是脱粒。看到“床”字,你可别以为稻床和睡觉有什么关联,稻床只是旧时农村用来给水稻脱粒的一种器材。它是一个长方形的矮木架,空着的框架中部微微隆起,中间由细支撑,然后再在安上一根根小竹竿。脱粒时,把它置放在宽阔的场地上,人们拿着一捆捆收割好的水稻,使劲在摔掼,稻子和柴草碎屑就会在小竹竿缝隙中掉落下来,堆在稻床下面,再扒出来在风中扬干净即可。
别看稻床原始简陋,它曾经是沪郊农村主要的脱粒工具之一。以往,农家要是能备得上稻床,家里一定是比较富足的,稻床和耕牛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的农户因为没有稻床,要脱粒时只能搁上一块门板在,收集稻子非常麻烦。如果要向人家借一张稻床来脱粒,得说上许多好话或给人帮工相抵才行。
不过,脱粒效率更高的脱粒机很快就被发明出来,有人力的,后来又有了电力的,工作原理是驱动一个带着无数铁齿的大型轴轮,只要把成捆的水稻放在这个滚轴上,强烈的震动就会将稻粒从稻杆上甩下来。自此,稻床就再无用武之地,只好堆放在社场上日晒夜露,久而久之,大多成了人们填充灶膛的柴火。如今在沪郊乡间,40岁以下的几乎都没见过稻床,即使小时候在家里的角落中见到过,也往往不知其真正用途。
这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水稻脱粒工具。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就开始用梿枷打麦。梿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由平排的竹条或木板组成的梿枷拍构成,将梿枷拍轴套在梿枷把折弯处,即成可使用的完整梿枷。使用时,操作者将梿枷把上下甩动,使梿枷拍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稻杆,使之脱粒。
由于这种农具使用起来技巧性和游戏性很强,它还曾经被作家当作段子写进了小说里。在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中,他把梿枷描述成了一种“方机器”,一组梿枷连接木杆和摇把后,按下相应的木杆就表示要开哪个数字的平方,再转把,梿枷就会噼里啪啦打下来,显示相应数字的平方根。
梿枷可以方?这当然仅仅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使用梿枷的场景确实是很欢乐的。用梿枷打场多在午后进行,因这时阳光最烈,无论是稻穗、麦穗还是豆荚都被晒得较脆,最好脱粒。打场时,人们互相帮工,结伙打场,七八人或十几人在一起各执梿枷,自动分成两排,面对面地拍打,梿枷打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乒乒乓乓”之声宛若丰收的鼓乐。兴致高了,人们还会随着梿枷节奏吼起劳动,社场上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
如今,犁、耙已大多被拖拉机取代,镰刀、稻床、梿枷的功能也仅仅是联合收割机的一部分。尽管传统农具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些传统农具在几千年农业发展历程中中立下汗马功劳,它们闪耀过,也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进步的伟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