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馆、岭南广府家训馆将“打包”落户禅城紫南村
被誉为“全国十佳小康村”的紫南村,近期在发展文旅产业方面又有新动作。9日,记者从紫南村委会获悉,紫南村史馆将和佛山馆、岭南广府家训馆等省、市文化场馆项目一同落地紫南村,并成为该村未来构建国家4旅游景区的重要一环。一座村史馆怎么就“傍上”了岭南广府家训?这其中又传递出佛山乡村“村史馆热”的哪些新动向?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多处村史馆兴建地,为读者一一起底。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处村史馆,发现兴建村史馆的背后,也存在乏人问津的现象。在紫南村东边不到10公里的地方,张槎的莲塘村也在筹措着打造自己新的村史馆。现在,被莲塘人称为“临时村史馆”的所在地,是2004年前后建立的,设在怡乐园一栋三层建筑的顶楼。与一楼的“老年之家”常常传出人们推牌和说笑的声音相比,莲塘村史馆寂寂无声、大门紧闭。
目前的莲塘村史馆分为“莲塘足记”和“文化长廊”两部分。从窗外看,名为“莲塘足迹”的村史一馆里,陈列着农耕时代的木船、风谷机、担仟和蓑衣。新的莲塘村史馆将设在清湾书室,占地近300平方米。其硬件建设将在7月底完工。“村史馆不应该只是‘农具展览馆’。”该村相关工作负责人称,村史馆应该用历史人物和遗存展示莲塘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景象。“但新的村史馆要布展什么内容,现在还没敲定。”
从去年底开始,南庄的罗南村史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生产队旧址展开建设。今年初,该村史馆正式建成。由于展示主题围绕着“发村史”,所以有不少从村民家中收购或由村民捐赠的生产工具。其中的桑蚕篇还包括了养蚕的各类生产工具。“建村史馆主要是为了挖掘罗南村的历史文化,让村民更了解罗南村,还没有发展旅游的计划。”除了本村村民,在古村落活化项目的带动下,不少村外的来客在参观时,也会到村史馆逛逛。不过,半年来,罗南村史馆布展的内容还没有更新过。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村史馆日后如何运维以避免无人问津的境况,还要做长远的打算。
和佛山其他古村落单独兴建本村的村史馆不同,紫南村史馆将与佛山馆、岭南广府家训馆(以下简称“三馆”)“打包”启动建设和运营,共同落户于紫南文体艺术中心内。记者获悉,“三馆”总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其中,紫南村史馆的筹划借鉴了江浙一带村史馆的经验。佛山馆作为佛山市的项目,将集中展示1949年以来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来的佛山。岭南广府家训馆则作为广东省的项目,将运用多技术呈现广府主要姓氏的家族变迁和优秀家训。
“‘三馆’将成为紫南村打造国家4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南村相关工作负责人透露,8月份,紫南村史馆、佛山馆和岭南广府家训馆预计将同时对外。而在7月份,紫南村史馆将向村民完成展品征集工作,并布展完毕。回忆起省市村“三馆”落地紫南村的渊源,该负责人表示在修建潘氏、梁氏等紫南村两大姓氏大祠的过程中,紫南人发现村里的八大姓氏各有渊源,从中认识到了家训的价值,便有了落地一座家训馆的构想。去年底,这一构想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佛山馆和岭南广府家训馆随即开始筹划“打包”落地紫南村。
“建村史馆,不是作秀。我们希望能保留紫南村的集体回忆,记录每一个向前走过的足迹。”紫南村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每位参与捐赠展品的紫南人,都将获得一枚标记着“紫南村史馆文物征集纪念”的纯金纪念卡。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初已有近60户村民参与到展品征集中来,已征集到的展品包括百年来的纸质单据与证明、服饰、家具等。其中,不少丰富的票证都来自村里一位叫邱润发老人的捐献,包括了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收藏的出差证明、住宿证明、交通证明。他告诉记者:“那时紫南村的生产大队几乎每天都要派人坐船去广州等城市购买物资。我们去文昌沙附近的灯泡厂买灯泡,还要去广州把煤、蚕和肥料带回来。”多年来,邱润发把自己亲历的历史用票证保存起来,一张张放进集子里,如今已有厚厚一摞。
如何避免村史馆项目成为仅供村民小范围观瞻的摆设,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一个村子的发展,要有足够高远的目标,要有承接高品位文化项目的基础。”紫南村相关工作负责人称,该村打算在“三馆”联动的基础上,发起的村史馆联谊会以及乡愁论坛,让乡愁成为“触摸得到的根脉”,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回归。
南庄紫洞村也没有把村史馆局限在地方性主题上来建设。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9月份落成的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将成为该村保留村史记忆、纪念杰出人物罗登贤的重要载体。紫洞村也将以此为载体发展自己的“红色旅游”文化,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去打造,而其他村史馆中常见的具有村史记忆的藏品,或许并不能在这里看到。
作为打造岭南水乡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村史馆如何得到持续运作和更新?各村有不同的答案。莲塘村相关工作负责人透露,有关莲塘村古村落活化项目约一半的建设费用,来自政府出资。村史馆作为古村活化项目的“标配”,其建设资金也被纳入到了古村落活化项目中。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罗南村。该村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罗南村史馆一旦申请古村落活化项目验收成功,可获得来自区、镇两级政府占投入资金总额49%的补贴。
据悉,除了政府扶持资金,紫南村史馆的建设和运维资金更多地考虑了多方筹措的渠道,包括参观门票收入、慈善基金等。紫南村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说,该村拟成立紫南文旅发展基金,用于发展紫南村史馆、紫南书院等一揽子项目的运行。
某种程度上,古村落代表着原汁原味的居住理想和生活态度。有统计显示,近年来的古村旅游者84%为大学文化程度,高消费水平的城市旅游者正在成为古村旅游的者。以对佛山市首批13条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项目的相关调查来看,65.5%的村民愿意从事乡村旅游业,还有10.2%的村民愿意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根据《佛山市首批特色古村落一村一品活化升级策划》,百度“岭南水乡佛山”的相关信息量曾与“江南水乡苏州”信息量持平,“岭南水乡”有机会成为地域品牌。
从紫南村的个案来看,其“三馆”合一式地打造国家4旅游景区,展现了一个佛山乡村在这种态势下集聚资源、打造文旅高地的创想。到2020年,紫南村将用三年多的时间创建国家4旅游景区,包括“三馆”在内,该景区将囊括展演岭南非物质文化的紫南赋文化公园、“水上紫南、诗书桃源”为主题的情景大剧以及280套民宿等诸多文旅项目。
将来,游人们坐着小船,可以深入到紫南的15个自然村,体验水乡风情。在这里,一个村庄的村史馆,不再局限于为一村的历史“画像”。佛山的乡村正在开始琢磨着从一个村庄说开去,讲好一个区域的故事,来推动传统文化回归。张槎莲塘村相关工作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村史馆要注重自身的特色,要有唯一性。
记者在诸多捐赠的展品中,发现了一套精美的首饰。捐赠者罗凤桂说,这些雕花发簪、翡翠发簪和耳环都是太婆那一辈传下来的首饰,算起来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时间流逝,它们背后的故事已鲜有人知,罗凤桂也只知道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古董”。之所以大方地捐出这些首饰,罗凤桂认为:“难得紫南村要修这么有意义的村史馆,首饰与其放在柜子里,还不如分享出来,放进村史馆。以后,下一代人也可以去看看。”
- 标签:农具展览馆政府支持吗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