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我们眼里的贵州五年变化

  新华网贵阳4月15日电(记者肖艳)“贵州现在真的是了不起!”在“多彩贵州这五年——守底线,走新,奔小康”大型图片展现场,83岁的王阿姨和老伴儿站在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展板面前说。

  猴山茶海、世界第一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通车、印江农民挑着菌棒奔小康……150余块展板,上千幅照片,记录着贵州五年来的山水巨变、干群脱贫攻坚的步伐,同时也记录下了贵州绿色发展坚守的底线。

  “刚刚我还数展板上贵州省的排名,排在全国的前面咧,真的发展得越来越快了。”王阿姨说,她是江苏人,解放后就到贵州来工作,在这里和来自山东的老伴儿相识。

  “以前提到贵州,大家说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你是不知道我们那时候去一趟毕节要多久,现在都县县通高速了,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王阿姨说,贵州的生态也越来越好了,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身体还很好,腿脚也利索,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到贵州各地转转,去看看以前工作过的地方。

  来自重庆的陈容和丈夫到贵阳已经十来年了,从事室内装业,“以前贵阳没什么高楼,房子也比较老旧,现在是高楼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干净。气候很好,重庆很多人夏天都到贵阳来避暑。”

  负责图片展场地附近区域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吴女士,是毕节黔西县人,她说起自己眼里的贵州变化,“你要说什么大的变化,我还真的讲不出来,但是这些年来,不管是在外面打工还是种庄稼,都轻松很多了。”

  吴女士说,以前搞环卫工作,要人力把清扫的垃圾集中起来,冲洗道也是全靠人力,现在全都有转运车。老家人种庄稼也用上了一些现代农具,有了通村、连户,收割庄稼也不用全程肩挑背磨了,“省了很多劳力啊,要是没有发展,肯定还是老样子。”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学生也趁着周末,结伴来看展。在大二学生眼里,让他感受最深的贵州变化是交通。“我老家是遵义市务川县的,因为父母在广东打工,我初中到高中就和父母一起到广东去了,再回来都找不到了。而且以前从村里去镇上都是走,太穷了,坐不起车,也烂。现在了,走得少了。”

  大数据、民族文化、山地公园省……贵州有了越来越多的对外名片,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发展新的贵州,正朝着小康生活迈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