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挖土豆不用锄头10岁农村男孩发明农具获大

  对村民来说,一把锄头、一双手,就是挖土豆和花生的全部工具。一个10岁的农村孩子,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了村民们数百年来的劳作方式。

  这个10岁的孩子叫段林浩,他发明的“土豆、花生挖收具”在四川省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工程学类一等。7月3日,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省科学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省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吴世林,市督学、市青少年科技协会秘书长李长辉一行,专程到天全县大坪乡毛山村参观段林浩发明的挖收具。

  “是这样挖土豆的,变换一下就可以将土豆翻进收装箱,再把手柄调一下,就可以挖花生了。”7月4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毛山村段林浩家中,他正在向村民作演示。

  小小年纪,怎么想到发明这样一个省时省力的农机器具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段林浩说,在他的家乡,很多人种植土豆和花生,他家就种了近一亩地的土豆。由于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帮着妈妈做。

  看到妈妈弯着腰很小心地一锄一锄挖土豆,有时会将土豆挖伤,卖不出好价钱,挖出土豆后,还得一个一个地除去泥土……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劳动强度也不大,但花费的时间太多。去年2月,段林浩突发奇想:如果有一种能挖土豆和花生的农具,该多好啊!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去年4月底,段林浩开始动手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要做一个挖收工具。

  打眼、钻孔、编铁丝筛……他用旧木条和废铁丝等,用1个多月时间做出了第一个模型。兴奋的段林浩将模具扛到地里挖土豆。没挖几个土豆,模具的轮子就深进土里,安装在挖筛框前的铁丝也把土豆划伤了。

  第一次试验失败,段林浩没有灰心。一个星期后,段林浩又开始摆弄他的挖收工具。

  总结第一次的失败,段林浩将做架子的木条改为旧空心铁管,把轮子改为胶质塑料轮,同时,将4个轮子增加为8个轮子,在挖筛框前段的铁丝上包了一层铁皮,并在挖筛框上增加了调节高低的操控手柄…… 3个月后,段林浩的第二代挖收具做成了。他将第二代挖收具背到地里,虽然挖掘速度加快了,但在挖土豆或花生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先割去苗子。之后,段林浩对挖收具进行了改进,在挖筛框前安装了割苗刀。

  “我所用的材料都是废旧物品,包括请师傅焊接在内,总花费不足50元钱。”段林浩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年3月,学校通知段林浩,他发明的挖收具将参加四川省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你的这个农具要多少钱,卖给我行不?”一名来自石棉县的老板得知段林浩的发明后,当即要求高价购买,段林浩了。

  4月13日,段林浩发明的重约30公斤,集割苗、开挖、装箱、除土为一体的挖收具摆在了四川省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赛场——四川·成都科技馆的显眼。

  13日下午2时30分,段林浩在科技馆4楼进行答辩。答辩完毕,4名评审专家轮流操作了挖收具。“真不简单!”专家发出感叹。

  大坪乡中心小学校长高志伟说,段林浩发明的挖收具的劳动效率相当于3个成年劳动力,挖出来的土豆和花生干干净净,省了很多事。

  当初,有村民说段林浩发明农具是不务正业,担心他花很多时间摆弄挖收具会影响学习,段林浩一个劲地解释:“从构思到制作,我一直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从来没有耽误功课。”

  看到很多人夸自己的挖收具,段林浩不好意思地说,挖收具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帮助,父母省下钱让自己到废品收购站买废品;焊接挖收具时,眼睛被电弧光刺伤,有人送来药物;同学得知他制作材料不够,纷纷从家里拿来供他选用;老师在他发明思受阻时,及时提出了……

  “大家的支持与帮助,让我获得了成功。”段林浩说,他长大后要当发明家,专门发明农用器具,将和妈妈一样辛勤劳作的农村人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

  段林浩的妈妈告诉记者,段林浩平时喜欢看书,《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他拿起来就不愿放下,每次去赶场,他看见摊点上那些买不起的玩具,回家后都要凭想象自己制作。“娃娃又没耽误学习,他喜欢做就让他做嘛!”这个朴实的农妇说。段林浩搞小制作需要帮助时,他的妈妈都会停下手中的农活去帮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