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彪:还原传统农具留住乡愁
徐文彪,49岁,武义县熟溪街道下岭头村人,自2008年起,他带着一帮老木匠,还原水车、水碓、麻车等传统农具的技艺,制作一系列载着乡愁和农耕文化的老物件,在留下印记。他所带头创立的武义郭洞民间工艺有限公司,也成为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水车、石磨、水碓这些曾经在乡村随时可见的农具,已经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淹没在岁月里。不过在武义县,有一个年近五旬的匠人徐文彪,带着一帮老木匠几经摸索,重新找回了制作水车的传统技艺,还原出一批载着多少人乡愁记忆的老物件。如今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行,将这些珍贵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留住乡愁。
徐文彪并非传统匠人出身,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闯荡,跑过销售,开过饭店,直到2006年才回到武义安顿下来。他的姐夫是名篾匠,有着一手编织竹制品的好手艺,还颇有创意地将竹篮、竹筐都编织成微缩的版本,拿到郭洞景区出售,生意不错。这个发现,让他看到了一条崭新的子。
“像这些农具,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很常见,但如今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在有的地方已经很难看到。如今,打造农耕文化景点的乡村越来越多,想寻找乡愁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为什么不将之发扬光大,让更多人领略我们这里的乡愁和农耕文化呢?”说干就干,他一边跟着姐夫学手艺,继而又开发出木制耙、耖、犁等系列耕田农具;一边将这些产品放到网络平台上销售,乃至有来自学校的客户一订就是数千套,用于帮助孩子了解古人的生活。
在不断增长的订单中,有一样物件引起了他的关注水车。“在我小时候,一些大的村子里还经常能看到这样东西,主要用来浇灌农田。不过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随着机器灌溉普及,水车几乎已经消失,要想还原这个老物件的技艺,真的不容易。”几经寻访,2008年,他带着一名老木匠汤方新,一同前往的西固区学艺。“在当时,那里的黄河水车在全国非常有名,尤其是观赏性很强,所以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去把技艺学回来。”当地,自古就有技艺不的说法,要想学到人家的独门绝技哪有那么简单。徐文彪上门的头一家水车厂,就碰了一鼻子灰。好不容易进了第二家,还是以帮工的身份,只能学到一点是一点了。
重提起那段经历,老徐也是感慨不已。由于没有熟练的木匠基础,他所有的一切都得重头学起,别人做一遍,他就练两遍、三遍乃至10多遍,直到熟练为止。帮工的活很杂,搬东西、锯木头,都是力气活,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回到住的地方就想倒头便睡,但为了真正学到东西,没办法,还得继续撑着,把白天看到、学到的水车制作方法,一点点记录下来,整理成完整的流程。
两个多月后,他回到武义,接下第一笔水车订单,制作一个直径达6米的黄河水车。头回完成水车,老徐和其他木匠都是慎之又慎。“这种水车有400多个部件,700多道工序,做工要求非常精细。当中如果有任何一个部件放置的相差一毫米,就可能会影响到后面所有的工序。”为了避免出现返工,老徐甚至又重新去了,将水车制作的每一道工序用照片拍了下来,再拿回自己的作坊里对照,就这样靠着一点一滴的摸索和不断尝试,在一个月时间里将水车制作了出来。“客户很满意,收到货后没多久又推荐了不少新的客户。”
有了第一次成功经验,老徐的水车销打开很快,他带着7个木匠,走遍,南到广东惠州,西到过银川,都留下了他们的水车印记。从2012年开始,他们的水车一年至少能销出30台。小型的直径在5米左右的,3~4个人需要制作20天;大型的直径在10米左右的,则要超过一个月。尽管累,但看着一架架载着乡愁的水车在全国各地重获新生,这些老木匠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这些年来,老徐的重心主要转向业务沟通和质量把关上。采访中,他电话每隔一会就会响起,几乎都是客户打来的电话。但只要在武义,他的大部分时间仍是待在作坊里,仔细核查制作用料是否合格,顺带给木匠们搭把手,确保每一架水车都是照着精品标准来打造。“对于我来说,每一架水车都像是我的孩子,首先得我培养好了,满意了,交给客户手中才会放心。”
从去年起,除了水车,他又带着老木匠们,继续寻访那些已经逐渐消失了的农具的制作技艺,制作出乡愁记忆系列产品。“像水碓,以前在农村里是加工大米的农具。我们从老人的口中,还原出了制作技艺,结合黄河水车的技艺,制作出了既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水碓。有个客户专门订了一台,用于在现场加工大米,既环保又没有污染,很受市民的欢迎。”
今年上半年,他们又成功还原出作坊里的第一台麻车,“这是一种榨油的农具,比水车还难看到。我们为此找了好久,最后在丽水学到了制作技艺。且为保留中国传统木制工艺的智慧结晶,我们打造的这些农具,全部采用木头榫卯结构,没用过一根铁钉”。尽管这些农具由于未使用得太久,制作技艺越来越难找。但老徐觉得,既然自己从事了这一行,就有责任将这些技艺去找回来,哪怕跑遍天涯海角。如果没有一个人去做这件事,那么再过若干年甚至要不了那么长时间,这些充满着传统智慧的技艺,真的就会消失了。
令老徐深感欣慰的是,随着各地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不少制作农具的传统技艺正在得到。如今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手中的这些技艺进行传承。“跟着我一起干活的这批老木匠,平均年龄已在60岁以上,虽然这些年我已在有意识地吸纳一些相对年轻的木匠进来,但干这行的年轻人还是太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将这些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