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乡贤建村落文化陈列馆展示传统农具传统文化
“这种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是捕鱼用的,叫‘扛’。捕鱼时,堵住小的一头,大的一头朝着水流,鱼游进来了,就出不去了。”日前,在即将装饰完毕的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梅潭村村落文化陈列馆里,正在参观的市民向在场工作人员抛出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疑问。一个小小的村落是怎么建起文化陈列馆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梅潭村的村落文化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位于梅潭村张氏祠旁一栋新楼里,门前已经修建好一个文化广场。麻石条块地板、麻石柱围栏,无一不显示出文化广场的气派。
陈列馆在二楼,登上楼梯,就能看到一个写着“张”字的长鼓。展馆中,展出了不少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品,有些展品十分少见。
如今的人们,所食用的食用油,大多是由机器榨出来的。但从前,食用油基本上是由人工在油槽里榨出来的。展馆中,不仅展出了从前人们榨油的器具,还将整个榨油过程用文字和照片表现出来,让人们对从前的榨油方法一目了然。
雨衣或雨伞对于人们来说十分熟悉,而从前人们雨天穿的蓑衣也有不少人了解。但在陈列馆里,展出了一块名字叫“箕贝”的物品,这种用整块葵伞叶制作的雨具,有着类似雨衣的作用,比较少见。
不要以为村民使用的物品总比较简陋,在展馆中,一件有着精美雕花的木制品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它的雕刻有竹子、鱼等图案,寓意年年有余、竹报平安。这件物品被村民称为“箸垒”,原来是一种装筷子的器物。
在展馆中,有一件很特别的钱夹。这个钱夹如现今女士的手提包大小,是一件藤制品,但其盖上留有一条较宽的缝。村民介绍,银币就是通过这条缝塞进钱夹里的。
几根竹篾做成的一个工具,被称为老鼠剪,是从前用来捕捉老鼠的工具。记者看来看去,也没搞清楚它是怎么捉老鼠的。但村民说,老鼠剪捕捉老鼠的成功率很高。
此外,八仙桌、鸡公碗、鸡公车、豆腐箩、禾隔、饭搭、水车等等,人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很大部分都能在这里看到。村干部介绍,这里展出的物品有100多件,还将陆续收集来。
张荣发是梅潭村村民,也是一名村干部。陈列馆的建立,和他的努力分不开。聊起当初建这个陈列馆的初衷,张荣发说,几年前,村里兄弟去外地旅游时,看到好多地方都建起了农耕文化馆,展示以前的生产生活工具、用具。“我们回来就想,我们村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农具、用具,别人的还不一定有我们的齐全,我们为什么不也建一个呢?”张荣发说,其实大家心里还有担心。“我们村的历史非常悠久,说实在的,这些农具、用具已经逐步淡出了现在的生产生活,有些拿出来本村很多小孩都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对这些是有感情的,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现在再不收集起来展示保管,后人就再也见不到了。”
有了此想法后,2015年开始,张荣发和村民们积极行动起来。村里一位外出乡贤张梁洪知道村民的想法后,出资200多万元,为梅潭村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村落文化陈列馆。张荣发和其他村民则积极到各家收集各种旧时的农具、用具。“大家都到自己的老屋去翻。在我家老屋,我找到了地豆机、播秧机。”村干部徐沛洪则在老家阁楼翻出了“禾打”(以前用来打谷子的工具)。馆里的一个荔枝木整木榨油槽,则是一位村民捐献出来的。“这个榨油槽现在买的线万块钱,通过解释陈列馆的意义,这位村民也愿意捐献出来。”
“这些农具、用具,村里40岁以上的人都用过。”张荣发说,他家捐出的地豆机,就是给花生脱粒用的。“很好用,一棵花生,在地豆机里过两下,花生粒就全部脱下来了。现在人工摘,一次只能摘一两粒,效率很低。”
据了解,梅潭村的张氏族人,是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后代。梅潭村的张氏先人张君政 (晋265年~420年),因北方匈奴大举南侵,从中原避居至广东始兴县曲江,后唐玄时期,曲江人张九龄官居尚书丞相。宋朝时期,张九龄后人宣义郎一迁移至梅潭村,梅潭村的张氏后人,再次分布迁移到各地,了邑中望族的序幕。张氏家族,是博罗历史最悠久且延绵时间最长的书香门第家族。
村民说,张氏族人来到梅潭村后,开始是住茅草房。后来生活好,才修建起祠堂。由于梅潭村的张氏族谱已找不到,村民也说不清楚张氏祠是什么时候修的,只知道在明代就已经有了,后来又进行了。据说,从前张氏族人靠航运挣钱,从目前留下的老宅来看,当时的张氏族人还是比较富裕的。张氏祠的大门外墙,基本上都是用粗大的麻石条做墙基,青砖到顶,地上也都是用青砖铺设。
张氏祠堂是一座三进房屋,下厅挂有一块进士的牌匾,上厅挂着“孝敬堂”的牌匾。祠堂横梁上,一盏写着“丁财两旺”的花灯寄托着村民美好的愿望。祠堂边的一些民宅,墙基也是用麻石条做墙基,屋檐下还有精美的木雕:小鸟站在树枝上,寓意喜上眉梢;一片树叶下雕刻着一个成熟的瓜,寓意多子多孙。这些老宅尽管历经多年风雨,但木雕的精致仍清晰可见,处处透露出当时的繁华。(记者 朱如丹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