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庄老陈靠山吃山 55年传统经典技艺|涉县人一天第25期
编织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生活的改善,已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涉县,有着这项手艺的工匠已为数不多,只能在村庄的集上才能偶然看见。也大多是老一辈的人还在使用。
箩筐、粪篓、提篮、粪框等叫不出名字的农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已变得陌生而又新奇,但对于老一辈的涉县人确是记忆鲜活的。就像陈黑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男人,对于这些农具便是再熟悉不过了!
涉县老百姓把箩筐叫箩头,在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副箩头,它是农户人家的主要劳动工具之一,担土、送粪处处都离不开它。随着农民生活与劳动方式的改变,眼下箩头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长在索堡镇温庄村的陈黑牛,今年68岁,他从13岁开始起与父辈一起编箩头,如今已有55余年的编织手艺。遗憾的是这些年的箩头几乎无人问津,只是在传统古庙会的市场上,才偶尔有极少的农民前来选购。每年陈黑牛要参加5、6场,基本都在王金庄、辽城、潞城、偏店等偏远山区活动。
目前,陈黑牛是村里唯一会编箩头的人了,也无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门手艺。每当说起此事,陈黑牛总是面容惆怅,他打心里不愿让编箩头这门手艺消失在自己手里,“不学也好,这活可伤手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同过去的我们了......”陈黑牛笑呵呵的说着。
据陈黑牛介绍,当地编箩头多用山上长的荆条子,上山割荆条子时一并要砍上系子。系子也得选择比较耐实的山榆条,割回条子后要用镰刀把条子打理干净(也叫刻条子),然后就可以编箩头了。
要编一只既好看又结实的箩头筐并不容易,从选条到编出成品大致要经过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条子。割条子讲究节气,不能什么时候想编就去割。割条最佳时节是秋风之后,这时候条子已经长成。割条要在秋风后至清明节之间。第二步:烟熏火燎,选条熏条,熏了的条子不容易折断,第三步:打底扭花,编箩头筐。第四步:熏策箩筐细子最关键要快怕条子凉了,全部完成编箩头筐结实美观耐用。
陈黑牛动作很麻利,速度也快。扭檐子是编箩头中的细活儿也是难活儿,一般人只会编不会扭檐子。扭檐子用三把条子,一把压一把,边扭边系,像是扭麻花,到最后扭完了也系完了。再用剪刀把箩头里外的毛梢子剪掉,一只紧绷绷、圆嘟嘟的箩头就算编成了。
陈黑牛年轻时编一只箩头大约得60分钟,现在得90分钟。一个完整的箩头得需要500—600根荆条,一天下来能编5个左右,也因为陈黑牛干活踏实,做出的活备受集市人的欢迎,集市只要他在,就没有销不掉的,也无人不认识他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编筐,十里八村才有那么一个,并不是人人都会的,陈黑牛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手。像我们这靠山吃山的老百姓,有个好手艺可以养家糊口就知足了!”
而如今像这样传统的手艺濒临淡出人们的视线,当从前的谋生技能演变成科技进步的遗产时,我们也矛盾着,一方面想要引领科技前沿,一方面却也对传统技艺失传深表叹息。这是一个社会生产发展史中普遍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