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洋芋翻身记(中国脱贫传奇③)
西吉县洋芋今年喜获丰收。
中共固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权振堂开着洋芋机,翻出一地“红蛋蛋”。
记者 刘少华摄
西海固曾经的苦,不仅连着风沙、烈日、黄土,也连着一种食物——洋芋蛋蛋。
“一年四季,就是洋芋陪伴人的生活。”回族女作家马金莲记得,洋芋既是主粮也当蔬菜,记忆中的舌尖体验就是洋芋、洋芋和洋芋,蒸炸拌煎炒煮,妈妈总是变着花样做洋芋,吃久了,早就腻了。
西海固,中国脱贫攻坚战场出了名的硬骨头,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吉,又是其中的贫中之贫,作为宁夏第一人口大县,西吉约有50万人,占到固原市人口1/3。
说起过去,马金莲给记者看柜子里厚厚一摞书,这位鲁迅文学奖得主的每本书都写尽西海固的贫瘠和艰难。她出生的西吉小村子,40多户人家,大部分都要到水沟取水。夏天,为了不耽误干农活,天不亮就要去排队等;冬天,水沟结冰,人拄着铁锹趴在冰面上,用瓢一点点舀水出来。几年前,村子已整体搬迁。
洋芋又叫土豆、马铃薯,当地食用传统悠久。红军长征到这儿后,红25军还教会单家集老百姓做粉条,至今人称“红粉”。苦日子里,洋芋填充着饥饿的胃,是“救命蛋蛋”,却也成为西海固贫穷的象征。许多当地中老年人的牙缝都很宽,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
不过,红耀乡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熊志忠讲起洋芋,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跟记者碰面时,老熊刚从地里回来,手上捏着两个沾着泥土的大洋芋。他打开手机照片让记者瞅,从地里薅出的一串就挂着17个洋芋蛋蛋。
“大丰收,真是大丰收!从来没有过!”老熊咧开嘴乐。老熊自家的400亩洋芋,光雇人收都要一个月,1亩能赚四五千。
这景况不止他一家。
乘上三轮车,我们一路颠簸上山,见到正在忙活的权振堂两口子。他们种了40亩洋芋,今年预计能出产十几万斤,收入有小20万。当地洋芋大多是红皮,洋芋机开过,翻出一地“红蛋蛋”。山下,他家新盖的大瓦房被太阳晃得格外显眼。
以前的“救命蛋蛋”,咋变成生钱宝贝的?
熊志忠答得简单:“用科学种。”2007年秋,一场雨后,他给自家地里覆了地膜。政府免费给农户提供地膜,可大伙都嫌麻烦。老熊急性子,找人开着自家3台四轮车,加满油后把全村6900亩地都覆了膜。西吉严重缺水,用这种方式,小庄村的地里锁住了秋雨。
在这片穷山沟里,老熊2011年、2014年、2017年三次打破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单产纪录,亩产分别达到5116.4公斤、6162公斤、6246.98公斤,老熊的洋芋虫眼草眼少,去年他被自治区评为“十佳种植能手”。
整个红耀乡,都靠着洋芋脱贫。今年,全乡5万亩洋芋又喜迎丰年。而在西吉县,足足有85万亩洋芋地。
科学种植,可不敢说着玩。从种子开始,西吉的洋芋就不一般。光是宁夏佳立、西吉土豆种业2个脱毒繁育中心,就能做到年繁育原种5000万粒,扶持20多家经营主体建设原种基地1万亩,一级种基地10万亩。当地种薯甚至远销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在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李艳梅抱着一个6.48斤的洋芋蛋蛋合影,满脸是笑——前两天,县里搞了个“洋芋王”大赛,这个洋芋蛋蛋拿了冠军。当地种出来的洋芋,随便抓起一个,都比巴掌大多了,四五斤一个的不计其数。
李艳梅说,过去活得那么苦,为啥种洋芋?说明当地适合。“咱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资源,跟洋芋对脾气,西吉能成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不是偶然。”
别小看一粒种子,它孕育着希望;别小看洋芋蛋蛋,它正带着西吉县一起翻身。去年,西海固贫困发生率降到4%。西吉人说,2020年肯定能脱贫,不拖全国后腿。
2016年7月18日,在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情况后,已是第3次来到固原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固原的发展脱胎换骨,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这信心,是大伙一块干出来的。
老熊伸出粗粝的大手,跟记者使劲握了握:“额(我)不陪你了,还得去地里,丰收时节不等人,紧赶着把洋芋都挖出来。”
远处的六盘山间,红叶分外鲜艳,这不是西海固深秋唯一的红色。绵延的黄土坡上,还铺了一层红红的洋芋蛋蛋,映衬着老乡们忙碌而欢快的身影。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