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弱项,甘肃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①: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基地,农民驾驶农机作业。
陈永刚摄(人民视觉)
图③: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新县城就读的孩子们。
马晓伟摄(人民视觉)
图④:陇南市成县农村公路一景。
张平良摄(人民视觉)
平凉市泾川县罗汉洞乡村民晾晒柿饼。
任 辉摄(人民视觉)
地处内陆的甘肃,过去贫困问题突出,定西、临夏等地古来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片久困于穷的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扶贫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三个第一”的典型经验,就诞生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绣花功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甘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1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
眼下,甘肃全省上下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坚决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补短板,强弱项,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本报记者 董洪亮 付 文 银 燕 王锦涛
7月22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树村,骄阳似火。
咚,咚,咚……哒,哒,哒……扶贫车间里,榔头敲击声和缝纫机踏板声交织,马梅芳和工友们干得热火朝天。这里,是由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援建的扶贫车间,专门制造环卫工人服装。
“一件衣服6个纽扣,我一天能打五六十件。”马梅芳今年18岁,是邻近的吊湾村人。
去年,从职校毕业之后,马梅芳原本想外出打工。可上有年长的爷爷奶奶、下有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眼瞅着父母日夜操劳,就打消了出去闯闯的念头。
“现在拿计件工资,一个月1400元左右。虽然不算多,但离家近,能帮衬父母。”马梅芳说,从家里到车间不过15分钟路程,上下班很方便。
像这样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临夏已建成155个,吸纳就业83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955人,人均月收入约2000元。同时针对文盲半文盲人员多的实际,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为拿工资的产业工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既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促进了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取得了扶贫又扶志的综合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降到5.6%,75个贫困县中有36个实现脱贫摘帽。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甘肃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着眼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甘肃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允许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和安全饮水“3+1”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下足“绣花功夫”,避免“两不愁、三保障”留死角。
“从小到大,我喝了几十年的雨水、盐碱水。”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老支书马占海回忆,当年乡亲们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如今,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那感觉像是在做梦。”马占海感慨。
截至目前,甘肃24万农户供水不稳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79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开工,冬季冻管改造工程已纳入年度建设方案同步实施。
对失辍学学生指定包抓干部劝返稳学,采取单独编班、普职融合等方式分类施教,到2018年底,全省累计劝返复学儿童少年23716人,控辍保学成效位居全国前列;为1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一人一策”健康帮扶管理卡,确保其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安置住房已竣工10.3万套、竣工率90%,搬迁入住40万人、入住率80%。截至6月底,“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已完工2.39万户,竣工率达92.07%。
针对贫困群众收入不达标的瓶颈制约,甘肃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和“短平快”增收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覆盖面逐步扩大。
2016年,镇原县虎泉村村民李会银在家开办了服装加工家庭作坊。获悉贫困户赵艳艳因为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后,李会银将她聘请到自己家庭作坊上班。
如今,赵艳艳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练工,“离家近,既照顾了孩子,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一个月工资有1700元左右。”
围绕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甘肃组织40个省直部门出台年度专项工作方案,引导各方面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截至目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30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21个,基本完成整改6个。增派补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10148人,做到了贫困户“户户有帮扶”。
“这几年,先赚点钱贴补家用,帮着照顾下家里人。”说起未来,马梅芳满眼憧憬,“等我学会了剪裁手艺,我还是想到沿海城市去看一看。”
平凉 产业扶贫热气腾腾
本报记者 付 文
自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柴寺村农民兰克目走路都觉得轻快多了。
7口人、4亩地,兰克目一家过去一直为生活发愁。“地里全种了玉米,却连孩子学费都凑不齐。也去建筑工地当过小工,两口子加起来一天才挣四五十元。”
2014年,凭着5万元精准扶贫产业贷款,又借了2万元,兰克目买了2头母牛,盖起了棚圈。
“以前就想过干养殖,但是没启动资金。”2016年,兰克目摘掉了穷帽,成功脱贫。眼下,他养了14头牛,“今年已经卖了3头,收入4万多元。”兰克目说。
在柴寺村,像兰克目这样的养殖户有210户,其中贫困户就有38户。到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从10.3%下降至1.16%。
平凉市扶贫办相关人士介绍,为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平凉把牛、果、劳务三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
在灵台县,全县所有的财政投资项目,用工三成以上来自当地贫困户。
李家庄村村民白能女一家,原本安居乐业。没成想,大前年老公乘坐亲戚的三轮车时遭遇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再加上儿子上大学,顶梁柱塌了的白能女,只能在家附近兜兜转转干点零工。
2017年9月,在村干部介绍下,白能女来到镇上的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打工,“一天60元,比我当小工赚得多。”
平凉产业扶贫工作结出硕果: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8.75万人,4年减贫31.8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34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南梁 红色旅游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 付 文
小米饭、老豆腐,土鸡肉、土猪肉……在华池县南梁镇“红色庄园一号院”,土产美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
“每天都有100多人来吃饭,有时候能忙到夜里九十点。”店主郭翠玲每天一大早就得起来忙活,“鸡和猪都是自家养的,来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2015年5月,在政府引导支持下,郭翠玲建成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开业仅半年,纯收入就达7万元。在她带动下,全村建成农家乐16家,成为农家乐示范区。“从开业到现在,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而之前,郭翠玲两口子日子过得紧巴巴。“3个孩子要上学,老人身体也不行,再加上箍窑洞,钱紧得很!”郭翠玲说,“赶上了好时代,再苦再累也是甜日子!”
南梁,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陕甘边区军委旧址等39处红色革命遗迹。
2004年,南梁革命纪念馆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打造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随着南梁红色小镇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红色资源逐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今年清明节之后,纪念馆每天访客量都在1000人次左右。”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文彪说。
“我们创办了南梁干部学院,截至6月底,共承办培训40余期,7000余人次接受培训。”华池县南梁红色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江介绍。
如今,南梁红色旅游小镇共有特色餐馆48家、旅店11家,1500多人直接从事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销售。
2018年,南梁红色景区接待游客17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13亿元。旅游收入占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