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具

温儒敏:读经典如同“思想爬坡”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青少年时期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在为终生的发展打底子”……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温儒敏谈读书》汇集温儒敏近10年谈读书的文章,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对语文教学与读书、通识教育与读书、网络时代经典阅读等问题的观点。该书上市不到40天,已连续加印3次,结合新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也就阅读相关的诸多问题专访了作者、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

阅读应该快乐至上

在温儒敏看来,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践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自己的素养。温儒敏坦言,阅读习惯是给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有阅读习惯?“关键是先要引发兴趣。”温儒敏说。

温儒敏记得,他上初中时也没有什么课外阅读要求,阅读是比较随意的、散漫的,主要按照自己兴趣选择。那时他读了大量小说,如《三侠五义》《七侠五义》《隋唐演义》之类,“结果阅读习惯与兴趣都培养起来了”。在温儒敏看来,对学生阅读的目标不能太功利,让他们少读教辅,多读一些“闲书”、课外书,也可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有自由阅读,才能引发兴趣,培养习惯。”

温儒敏觉得,“适当让孩子们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他们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阅读面宽了,人文素质高了,同样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每年那些高考‘状元’,大都是喜欢读书,而且是阅读面比较广的学生。”温儒敏希望语文老师做读书的“种子”,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多种有用的读书方法;要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以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

温儒敏认为,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允许和提倡孩子读“闲书”。“放手让学生读‘闲书’,就等于把他们送到浩瀚的书海之中,让他们自由穿梭‘历险’,这是引发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

读书首先要列读书计划

“阅读能力还是需要训练的。”温儒敏提出,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需要背诵。“优秀诗文的诵读与背诵非常重要。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而不必过度阐释,也不要设计太多活动,宁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温儒敏说,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楚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多诵读,多吟诵,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谈及读书方法,温儒敏说,首先就是要列读书的计划和书单。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温儒敏认为,阅读经典的获益有3个层面:第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比如在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不好懂,可以先找相关的西方哲学史或希腊哲学的常识性图书来参考,读得粗一些不要紧。读完《理想国》,应当对西方文化某些本源性问题有大致地了解。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在阅读中最好多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感知涵泳的层面。要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出来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等。

培养良好阅读品味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温儒敏坦言,不同的人对读书还是读屏,可能爱好与侧重都不同。“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我们常说的‘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恐怕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

在温儒敏看来,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防止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温儒敏说,让自己能心静,有什么办法?除了减少微信、微博的使用,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部分时间沉下心来用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反过来,读书可能是一种能让自己心静、有定力的办法。”温儒敏坦言,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总之,是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培养起良好的阅读品味和习惯,对于建构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