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具

中国未解之谜甘肃康县全域乡村旅游“揭面纱”“山宝”被客识(图)三个宝宝de坏蛋爹地

  中新网兰州8月6日电 (记者 刘玉桃 南如卓玛)盛夏酷暑,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境内,来自兰州、西安等地的游客到这里避暑纳凉,住农家屋,购土特产,体验乡村生活。

  康县位于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境内气候温和,风景优美,被誉为“陇上江南”。随着乡村旅游建设推进,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入秦巴山区,沉寂多年的康县乡村旅游逐渐揭开“面纱”,迎接八方游客。

图为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朱家沟社,在这个旅游村里,有一个简易铁匠铺,老人在这里打铁。 杨艳敏 摄图为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朱家沟社,在这个旅游村里,有一个简易铁匠铺,老人在这里打铁。 杨艳敏 摄

  “十年磨一剑”,美丽乡村“揭面纱”

  “以前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想来也觉得不方便,现在新修了路,盖了小楼,乡村建设别具一格。”来自西安的游客王瑶说,在山里避暑纳凉,吃原汁原味的农家饭,买正宗土特产,远离喧嚣的市区,让心灵归放于大自然。

  因为开发较晚,这里风景几乎全都保留原始面貌。远近高低不同的山峰、云雾缭绕的秘境,不禁让人遐想。

  走进山中,凉爽的清风迎面而来,夹杂着花草清香。当地民间这样形容以前的康县:“山是石头山、插在云中间,地是卧牛田、挂在林里面,隔山能叫喘、走路要半天。”

  沿着青山盘旋,顺着山间流水,走进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朱家沟美丽乡村,黄色泥土墙面房屋错落有致,村落里到处是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宣传版画,农耕用具展览以及现场打铁,无处不充斥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街道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介绍,街道村朱家沟社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乡村旅游建设中,该村以红色文化为主调,以古村修复为特色,将古村与红色文化融合在一起。

  2016年4月,朱家沟开始打造乡村旅游,今年4月开园接待游客,到目前,乡村旅游营业额初步统计达到30万元左右。

  朱彦杰说,目前朱家沟的乡村旅游带动周边200多人直接受益,村民通过售卖民俗小吃、纪念品、土特产等,获得稳定收入。

  谈起将来的发展,朱彦杰说,由于本村是传统古村,遗留很多传统房子,将来以“养生度假”为主题,打造传统民宿,让城里人感受农村乡愁,体验乡村生活。

  游客燕永海说,没想到山里乡村这样干净。这里有很多农耕工具展示,小孩子都没见过,可以给他们一些教育。

  近年来,康县乡村旅游开发工作按照“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生态旅游大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开辟具有康县特色的脱贫之路”的发展战略,依托全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康县按照“一村一特色”,打造不一样的乡村旅游。对全县350个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年建设、整体推进,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294个。其中建成花桥村、凤凰谷、大水沟、何家庄、桂花庄等为代表旅游村69个,且分别成立了旅游公司或协会。

  另外,当地打造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沿线有竹子、银杏、杨柳、松柏等各类花卉树木,形成南北贯穿的乡村旅游线路。开辟了“康中田园观光游、康北历史文化游、康南生态风情游”等三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主导线路。

图为康县特色旅游村农家乐。 杨艳敏 摄图为康县特色旅游村农家乐。 杨艳敏 摄

  酒香不怕巷子深,家乡美游子归

  “酒香不怕巷子深”,多年来,康县整合资金,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再到资源整合,乡村旅游日渐火热,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游子回乡创业。外来的媳妇也不再嫌弃这里穷,办起农家乐,或发展木耳、香菇、天麻等产业。

  岸门口镇党委书记雍维艺介绍,去年,该镇中节村娶进来13个外地媳妇,有重庆、贵州、云南的,还有新加坡的洋媳妇。“以前女方来我们这里,都觉得山大沟深、土房泥路,太穷太落后,而美丽乡村建成后,很多人来了就不走了,自己开办农家乐,做起地方小吃,自己创业致富。”

  雍维艺说,旅游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灵活的思路,以及发展产业的信心。“以前土蜂蜜30元一斤还卖不出去,现在供不应求,游客从网上买80元一斤,到村里买50多元。收入增加,让村民信心倍增。”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壮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也更高。康县白杨乡枫岭村主要依托一棵千年金桂,打造乡村旅游。该村村主任马文地说,随着游客的增多,现在停车场、农家乐紧缺,下一步将扩大规模,加快建设。

  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2015年,康县开始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共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全面提升了全县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整合资源,因地制宜

  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表示,康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走不出大山,生活贫困。虽然每年国家财政在农村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项目多、资金分散零碎,推动农村发展效果不明显。  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当地不撒胡椒面,而是整合资源、资金,统一规划发展。

  为此,康县整合资源、资金,统一规划,根据乡、村情况,一年集中精力建设50多个村,一个村投入三四百万元,水、电、路、房子、产业等,配套建设,效果显著。同时,按照规划实行奖励补助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变农民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随着互联网发展,电商的不断推进,康县的美景与“村宝”被越来越多的人相识,让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和市场对接,将漫山遍野的特产变成商品。

  李廷俊表示,发展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电子商务,不能单打独斗,要综合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就有了,产业发展壮大,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单纯从某个方面解决“三农”问题行不通,要综合施策、因地制宜。

  近年来,康县已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旅游转化的蝶变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乡村旅游基础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经营模式,促进旅游扶贫效益提升。

  按全域景区理念,康县坚持春季栽、四季管,打造南北贯通的乡村旅游线路。同时,推动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旅游的魅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康县旅游综合收入10.34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2.5%。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9.36万人次,同比增长62.1%,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1852万元,同比增长46%。201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1.01%。(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