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行业  家用

危与机的混沌:投影机2018年10大猜想

  投影行业的2017年并不全是快乐:既有智能微投的高歌猛进、4K的逐渐崛起、激光的大行其道、工程市场的茁壮成长;也有价格战的升级、传统汞灯投影市场的进一步萎缩、竞品技术应用的崛起……总之,这是“危与机”并存的一年。在此基础上,展望2018年,这种“危、机共生”是否还会继续,市场能否有新的突破呢?

  1. 智能微投价格战新底线p的智能微投价格会是多少?2016年中期,高达4900元以上;2017年12月却只需要2799元!

  领头羊极米刚刚完成C轮融资,弹药充足。他肯定期望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前者或许可以靠行业的自然增长,但是提升市场份额,必须依靠“挤压对手”才能实现。而目前可以预见的微投技术进步,仅仅有“进一步提升1080p产品亮度到1500流明”一个,且即便有这样的产品问世,价格也会“暂时居高不下”,形不成有效市场份额。所以,若要扩大市场份额,挤压他人生存空间的唯一路径就剩价格价格战。

  另一方面,微投圈不断有新秀加盟,天猫系、创维、康佳、小米系、暴风和微鲸等等。这些新玩家有些动作不大,但是也有些表现出“冲一冲”的姿态。同时,微投行业除极米坚果之外的二三线品牌,持续受到这两个领头羊的“强打压力”,亦需要一些“市场突破”。对于这些品牌,最高技术等级的产品很难成为“有效争夺份额”的手段,最好的方式就如同2017年四季度发生的事情“更低的价格”。

  投影圈最具“钱途”的概念,非激光莫属了。2017年,激光电视销量从2016年2.5万上升到接近7万台,大幅增长;激光投影总体市场亦从2016年的10万台一步跃迁到28万台左右,其中仅仅第三季度就有高达9.3万台销量,几乎持平2016年全年规模。

  高速成长,这是激光显示2017年的最核心特征。几乎所有应用领域都实现翻番式的增长,尤其是家用市场更是成长率高达170%。

  从家用市场看,激光产品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对传统家庭影院投影机的替代效应,以及部分娱乐投影、微投产品客户升级而来的新需求,少部分增量来自于彩电应用激光化的变化。亦即,激光投影虽然在家用市场有“电视概念”,却未能真正撬动“电视市场”。这一局面在2018年很难出现根本改观。而从替代传统投影机角度看,“任务已经过半”。这使得存量市场难以继续支撑激光家用产品线翻番增长。

  当然,如果2018年激光投影圈能够有“更大力度的创新”,尤其是在价格上,能够在产品已经规模化的前提下大幅度下调,向市场提供一大批具有更大经济性的产品,投影市场给激光技术留下的缺口依然巨大,激光电视替代液晶产品的比例也渴望大幅上升——不过这种增长,一定是厂商“增量不增利”的格局,未必得到行业的响应和认可。

  讨论激光光源投影机的时候,另一种固态光源必然会被提及:那就是LED光源。从市场规模看,有微型投影撑门面,LED产品的应用已经达到年度近百万台,可谓之“固态光源投影”第一技术。

  但是,从主流市场看,微投LED的亮度不堪重用,同时,其均价过低,导致在销售额和利润上LED投影远不及激光投影。

  2017年上半年,有三五个品牌在国内或者国际场合展示了基于HLD技术的投影产品,其综合效果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是,从具体的销量推广上,HLD依然“乏力”。一方面,和激光比较,教育、家用占了8成份额,HLD在这个空间内缺乏渠道和主流品牌。另一方面,和激光产品百款产品的供给规模比较,市场能见到的HLD产品不足10款,几乎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覆盖。

  但是,从市场销量看,2018年HLD依然不容乐观:激光显示已经进入规模市场阶段,其成本优势会逐渐显现。拥有这样一个“进度领先”的对手,是HLD的最大不幸。同时,微投LED技术的亮度也会继续进步,2018年有望冲刺1500流明。这会显著压缩HLD产品的市场必要性:毕竟HLD产品主打亮度空间是2000-4000流明。

  2017年的微投市场“低开高走”。虽然上半年业绩承压,但是下半年在价格攻势下依然取得了近50%的增长率,市场销售量增长绝对规模再创新高。在这样耀眼的背景下,2018年微投行业最期待什么呢?

  从价格看,2017年是“价格大年”:四季度的价格战,已经让1080p和1000流明产品跌落到3000元价位。甚至,700+亮度的720p价格开始滑向2000+价位——这股价格下降的惯性依然会延续到2018年。对此,上文已经分析过。

  但是,在微投价格大战之中,消费者却难看到“真正体验性能的突破”。从核心光阀看,.33产品问世,但是这并非“性能提升性”的革新,而是成本降低性的开发。从亮度指标看,1100产品依然是凤毛麟角,且产品价格不菲:真正抗动价格大战的都是不足1000亮度的产品,是700+亮度等级的720p和1080p微投。

  而2017年,微投在亮度上没有带来惊喜。这更使得消费者期待“蛰伏之后的惊雷”,期待2018年微投亮度能有新突破。尤其是年底酷乐视RGGB模式光源的出现,让消费者看到了微投整体亮度再提升三分之一的可能。即1100-1200产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LED灯珠之后,能不能在2018年产生1500流明的行业新旗舰呢?

  投影行业没有家用市场的发展,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增量:这是近三年来,投影圈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在2018年必然继续下去。但是,亦是因为这是一个共识,所以“家用市场一直鲜血淋漓”。

  首先,占据最大板块的微投,近百万台的市场规模,几乎都是“微利”产品。2016-2017年高价位高亮度1080p微型智能投影的实践证明,超过4000+价位,很难有消费者买账——对此,亦应理解:在五六千元,3000+流明标准家庭影院投影,以及四千元上下3000+亮度商教投影的挤压下,智能微投的高亮高价本是“价值鸡肋”。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种格局利大于弊:一方面,供给丰富、选择余地大、产品价格也会更便宜;另一方面,不幸选择了一些小众品牌,可能数年后“品牌不在、维修无门”。不过,后者是很少的一部分情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前者,“更丰富的供给和更低的价格,更会促进市场的规模扩大”——2018年家投将继续以三十万以上的增量,引领整个投影产业的“成长”。

  2017年教育投影市场虽然不言大喜,但是亦是近三五年来的“较好时刻”:一方面,激光占比过半,均价提升、利润更好看;另一方面,总规模从2016年的36万多到2017年的32万左右,基本结束了交互平板冲击下的“断崖下跌”格局。

  2017年教育投影这种格局转变,为2018年行业前景提供了很好的畅想基础。尤其是在获利能力上,教育投影将进入一个比较“美好”的阶段。

  从全球投影市场看,得到激光技术最多“价值”的投影板块非工程投影莫属了。至少,目前工程投影已经实现激光对汞灯的7成替代。甚至,还包括大量存量产品的“激光改造”。这使得2018年再讨论激光工程投影机,会颇具“后时代”特色。

  一方面,高度普及和替代汞灯后的激光工程投影机的成长,要更多的依靠“自力更生”了。即,此前激光工程投影机的高速成长主要是“替代传统汞灯”,这中间虽有品牌份额的升降调整,却不能超脱“技术更迭替代”为主的行业格局。而随着激光已经成为工程市场的主流、主体,甚至在4000-5000流明的“准工程”市场,激光占比都已经过半,未来的激光成长将更多的来自于“市场自身的扩大”。

  另一方面,对于工程投影板块内,品牌之间份额格局的转化,激光从“新老对抗”的工具,逐渐变成了“新老选手同台竞技”。2017下半年开始,众多新兴工程投影品牌已经将激光产品的研发重点,圈定在10000-20000流明的产品上。后者是真正高端,且需求有限的产品。这意味着,传统工程强势品牌已经不再剩下多少“高端自留地”。新老选手同台、同代竞技的特征更为明显。

  曾几何时,数字电影放映机被认为是“投影板块的皇冠”——无人敢碰。然而,2017年三星来“摸老虎”的了。

  电影大屏幕用投影作为放映机,这是电影历史的唯一答案。因为只有投影能够实现“高效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可经营性”特征——包括设备尺寸、维护性、稳定性、画质水平等等。但是,今天,这一切却有被小间距LED终结的可能。至少,2017年三星的LED显示屏已经象征性的进入了这一市场。

  未来,数字电影市场会向4K化、甚至8K化导入。不过目前,传统主流的数字放映机技术DLP还没有拿出8K产品的方案。而以4K产品目前的成本和技术难度看,如果8K的DLP投影只用于数字电影这个“虽然暴利,却规模有限”的领域,在技术研发上并不占“优势”——这是DLP投影技术按照像素尺寸看,1.2-1.4英寸光阀完全能实现8K产品背景下,没有8K产品推出的原因所在——DLP投影光阀基于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特别强调规模效应下的成本经济性。

  当然,目前的小间距LED屏在画质舒适性、画面连续性上还有不足之处:这恰是COB技术和MINI-LED要解决的问题。而后两者即将是2018年小间距LED市场技术进步的“主角”。尤其是在数字电影放映机市场基本被两三个传统品牌垄断的背景下,新技术方案,自然是新品牌挤入该市场的最理想通道——至少三星是这么想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巨头,三星的号召力不言自明。

  对于商用投影机,这个占据投影销量半壁江山的细分市场而言,2017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商用大屏交互平板市场实现了翻番——这在会议室商用显示市场规模基本稳定的格局下,一个细分产品类的超速发展,自然是产品类的潜在危机。

  中国2000万个企业会议室,支持了每年100万台商务投影的销售量。2017年,交互平板首次占据这个市场中的6万台份额,增幅超过一倍。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65-70英寸交互平板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

  商用显示不同于家用显示或者教育市场:第一,商用是一种生产性行为,特备注重投入产出比;教育和家用投影的本质是“消费行为”,虽然在意价格,却更在乎产品体验。第二,教育显示对产品的工程安装接受度要好于商用会议室——商用会议室更喜欢高度一体化、集成化的设备,以实现有限办公空间更为简洁的应用体验。

  2017年被认为是4K投影的规模化元年。但是,实际市场答卷却很不理想——千呼万唤的4K依然是小众中的小众。这种局面在2018年大概率还会继续。

  对于一个电子产品,他的规模取决于必要性和成本两大因素。从投影市场的主体,教育和商用市场看,4K的价值非常有限。这个市场,虽然交互平板已经是4K产品,但是,那是因为液晶显示技术,在大尺寸上4K和2K成本差异已经接近于零。而对于投影而言,4K技术显然还是一个“强成本因素”。

  家用市场,被认为是4K投影机最应该发力的市场。2017年下半年亦有部分2万元以下价格的产品问世。但是,这些产品普遍采用汞灯技术:因为引入激光光源,2万元的价格是难以实现的。然而,在同样2万元价位上,消费者可以选择80英寸的液晶电视、100英寸的激光电视;在更便宜的价位上,消费者更可以选择1080p的家用投影机,甚至选择3000元不到的1080p智能微投……廉价的选择很多,同等价位具有特定价值优势的竞争者很强悍,这让家用4K市场也难“大规模增长”。

  在投影产业公认的高端应用中,工程投影和数字电影放映机市场,4K也有瓶颈:工程应用虽然不差钱,但首要的投资方向是亮度。而4K带来的高成本和高售价,对实际效果体验的提升并不显著。即便是数字电影市场,更多的客户也在等待更廉价的4K方案。另一方面,这些高端市场激光产品的普及,亦抢占了绝大多数客户“升级产品的资源”。

  总之,4K产品在2017年已经大步走来,但是4K市场却徘徊不动。能否配备激光技术,决定了4K产品能否真正代表高端;能不能降低成本,决定了消费者是不是愿意买单。而“激光+4K”必然面临双重成本增加的考验。即便是2018年,即便有万元4K家投,DLp470te和DLp470TP这样面向低端市场的DLP投影方案,这一问题恐怕亦难以根本解决。

  所以,4K依然会是少数人的市场。但是,鉴于4K产品的市场基数非常低,这类产品获得100%、200%以上的增幅并不困难,4K标准的产品增加一倍,甚至出现4K微投也都很容易。但是,4K投影高增涨率之下依然会是低总量格局,甚至这趋势可能保持到2019年,除非产业链能够提供出“打对折的产品经济性+激光化”的双重价值升级。

  整体上,2018年的投影产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家用和工程是发展的关键,教育市场趋于稳定、商用市场又遇猛虎,新兴需求开拓,种种创新都面临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的双重挑战,这个市场格局显示出一定的“混沌”形态。不过,如果厂商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细分市场透彻研究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策略,2018年依然是一个投影产业大有作为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