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家居行业  家用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要求,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势在必行。

2022年春耕在即,邀请到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郧文聚,“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二级研究员王贵满,“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河南省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三级研究员冀洪策,就“耕地保护”话题深度探讨。

嘉宾:

郧文聚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

王贵满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二级研究员

冀洪策河南省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三级研究员

主持人:赵姗

从耕地数量变化趋势看耕地红线安全

中国经济时报:您一直从事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工作,最近您又领衔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建设,非常熟悉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状况,积极呼吁并推动解决东北黑土地保护、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和长江中下游耕地污染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如何?对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您有哪些政策建议?

郧文聚: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始终严峻。1997年的中央文件和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已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更是在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1996年以前我国耕地年均减少约600万亩,1996—2008年期间这一数据不减反增,达到1000万亩,2009年以后更是增长到1130万亩,呈阶梯式上升。同一时期,粮食产量连年增产造成了经济发展托底、耕地保护压力业已“缓解”的错觉。一方面,是地方建设用地不断放量、大量优质耕地流失,2003—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年供应量从28.64万公顷增加到60.32万公顷。另一方面,“三调”与“二调”数据对比发现,水土匹配程度相对较差的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了0.29亿亩,光热条件好、农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了1.42亿亩,全国耕地重心向光热、水土条件不足的西北偏移。

随着种子科技和农机效率提升,出现了无视生态环境健康、超高强度利用耕地、管理无序失察等现象。黄淮海平原区成为全球三大地下水漏斗之一、东北黑土地退化、主要农产区农药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耕地污染等问题亟须重视起来。耕地保护政策面临着不同利用形态的新压力,呈现出非粮化、非农化、破碎化、逆生态化、边际化等五大结构性变化,耕地保护形势更为严峻。良田必须以水土条件可承载为基本前提,离开了自然生态安全,耕地可持续利用无从保障。我国耕地保护利用不仅要守住面积、生产高效,还必须勇于正视挑战,向自然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良田”目标继续挺进。

耕地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必须“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任何地方都不应以任何借口放弃、转移耕地保护责任。

守护耕地红线需要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数量远远低于全球人均水平且仍处在下降通道中,“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一刻也不可放松。当前我国耕地质量系统性退化、整体亚健康导致的耕地红线“褪色”问题并不是偶发性、周期性问题,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耕地资源长期保护不足、管理不当演化而来的系统性问题。稳定面积、优化格局、建设质量、守住生态是治理耕地“疾患”、恢复耕地健康的主要药剂,需要用最严密的法治,从管理源头守住现有耕地数量不减少、优质耕地不流失、耕地格局不破碎;又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优、高等耕地比重,恢复与修复耕地生态,构建集约可持续耕地利用模式。

更难的是利用好耕地,改变用“文件”保护耕地局面。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低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良田,出路在科技,关键在组织。农民种粮积极性是耕地保护好、利用好的核心,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是实现途径,也是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现实难题。需要各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联盟理事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各地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支撑,将汇聚起更大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力量,推动农业科技下沉到田间地头。耕地保护也要算好经济账,充分调动农民护田主动性、种粮积极性同样是社会各方责任,也是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现实难题。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是重要途径。需要耕地资源监督管理者主动作为、组织引导,还需要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勇于承担时代责任,多部门、多领域、多学科汇聚起更大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力量。

要坚守耕地红线,确保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我认为重点是实现“一个突破三个打通”。一个突破,是关键理论方法、“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三个打通,一是打通产业全链条创新。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落地。二是打通技术体系的全面创新。三是打通区域全系统创新。总之,耕地保护不仅仅是对资源的保护,是对我国家底的保护,是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更是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关系整个社会,需要用系统性思维打造升级版的耕地红线。耕地资源的本质属性是其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利用耕地生产粮食决不能以牺牲和损害耕地生态系统功能为代价。

推广“梨树模式” 提升耕地质量

中国经济时报:您是原农业部首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等称号。“梨树模式”对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用效果明显,您对推广“梨树模式”、提高东北黑土地耕地质量有哪些政策建议?

王贵满:一段时间以来,土壤退化严重制约着东北粮食主产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发挥,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开垦前相比,黑土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60%,土壤潜在生产力降低了20%以上,而且仍在以年均5‰的速率下降。东北平原黑土层的平均厚度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30厘米,而且还在以每年0.3—1厘米的速度流失,照此速度,再过5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作物产量将大幅度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梨树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研究,研发推广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技术,2016年,《农民日报》整版刊发报道,将这种种植模式称之为“梨树模式”。该模式是以玉米秸秆覆盖为核心,建立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施肥、除草、防病及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解决了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移除导致土壤退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最直接、操作最简便、农民最欢迎、收效最显著的模式。

通过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十多年来的跟踪测定,“梨树模式”对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用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蓄水保墒。据测定,秸秆覆盖免耕地块保水能力相当于增加40—50mm降水。二是培肥土壤。连年秸秆覆盖还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可以增长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三是减少侵蚀,保护耕地。实施保护性耕作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四是土壤生物性状改善。在秸秆覆盖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可达60—100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蚯蚓数量的增加使土壤的生物性状得到了改善。五是稳产高产。梨树镇高家村十年的定位试验中,一般平均产量比对照高出5%至10%左右。六是节本效果显著。免耕播种机完成更多的播种面积,作业环节少、作业费用低,生产成本大大节约,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000—1400元。

对推广“梨树模式”,提升耕地质量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作。一是围绕现代种业、农业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精深加工等技术瓶颈,充分利用我国科研优势,加强与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分学科、分领域建立产学研协作体系,建设实验站、示范场,发挥要素集聚的“洼地效应”。二是强化产学研协作管理,健全完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利益分配等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无缝链接、互相促进。三是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吸引各方面人才组成创新团队,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等科技创新机制,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落实好科技成果奖励激励机制。

第二,进一步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一是继续深化“梨树模式”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以提高技术适用性为方向,探索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土壤条件、不同作物的技术路线,同步研发配套机具,科学制定技术标准化规程。二是拓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路径,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普及条带还田、全量还田、深翻还田滴灌等“十大模式”,开展耕作制度改革、规模化种植、土壤改良、水土流失防治、智能化农机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三是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确保1/3以上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平衡秸秆还田与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需求,支持秸秆打包离田,发展秸秆过腹转化、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利用方式。

第三,进一步扩大技术应用覆盖面。一是强化政府推动,健全黑土地保护体系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实行“田长制”,将黑土地保护纳入党政班子年度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现农田布局、保护、建设、利用的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集成现有的保护性耕作、农技推广、农机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生态环境补贴等各项政策,综合发力。加大财政投入,设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先导专项,探索发行黑土地保护专项债券,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强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确保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和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加强农业技术应用的试验示范,搭建起多层次的技术示范基地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县乡村不同层次黑土地保护示范田,建设若干万亩级示范区。

第四,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分散农田的集中连片生产。二是大力推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带地入社等经营方式,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积极构建“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社会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机制,推动小农户生产经营合作化、联合化。三是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退伍军人、城镇工商业者到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其参与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品种示范等活动。

第五,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一是把黑土地保护作为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开展农田综合设施建设,在产粮大县建设黑土地保护示范区。二是以黑土区为重点,采取保土耕作、退耕还林、沟道防治等措施,持续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有效遏制黑土地侵蚀沟破坏。三是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立“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加快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开展粪肥收运用服务。

东北黑土地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东部,都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创造性地推广应用“梨树模式”。“梨树模式”,不仅能让吉林再增产200亿斤粮食,更能让东北大粮仓地位更高、更可持续。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创建南阳重耕“邓州模式”

中国经济时报:您一直在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先后主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曾荣获“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小麦生产指导组专家”等称号。河南粮食总产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夏粮占七成。请您从邓州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全面保障经济发展新要求的看法。

冀洪策:河南省邓州市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夏粮产量大县,但历史上的邓州数次遭遇过粮荒,直至2010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5年内国家连续投资18亿元新建百万亩良田才彻底牵住了粮食生产的“牛鼻子”,连年获评国家“超级产粮大县”。我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1年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经历了耕地资源由精耕细作不得收、为追求经济效益乱用滥用耕地,再到农田基础设施完备后成片规模利用的三个过程性转变。“耕地就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两句话我是深有体会。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渠首途中视察邓州麦田时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对南阳工作的高度肯定让我无比骄傲,但作为“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我知道这片土地距离总书记指出的全面保障经济发展新要求还有差距。最大的两个拦路虎是科技难题、组织难题。

一是耕地精细利用科技水平问题。邓州市地处秦淮过渡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区位造就了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全市广泛分布的砂姜黑土正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中低产田,干了犁不动,湿了犁不成,易旱易涝、耕性差,不利于粮食生产,被农民称为“最难犁的地,最难种的土”,至今都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中低产田得高产已是不易,要进一步稳产高产,必须用科技手段解决根上的问题,邓州将智慧控水、土壤改良、综合治理作为突破口,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技术,在邓州市起到了显著成效,但始终未能形成最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秦淮过渡带是我国夏粮主产区,组织国家层面的科技攻关是确保夏粮丰收、托底国家经济的最急迫需求。

二是生产组织需要形成制度保障。老百姓种地考虑得很简单,要算得过经济账,产量上不去、费力淘神的事情不愿意干。农村的根基在农业,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立足农业产业特性。我们将种子“芯片”、农机农艺科技水平、社会化服务作为主要突破口。成立了农技推广联盟、品牌农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通过“三盟”互动、互相支撑,打造高素质农技服务团队,构建农业科技示范载体,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何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邓州市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实行“三四三”模式。即:建设管灌设施、喷灌设施、微灌设施三种浇灌设施;完成渠系、林网、道路、井泵电四个配套;布局虫情监测、气象监测、水肥一体化三个系统。这些设施和系统通过智能终端、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的智能平台连通,再与农业技术指标软件融合,实现自动监测、科学决策、智能管理、节本增效。全国旱作农业区粮食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探索耕地地力提升技术,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针对邓州市121万亩砂姜黑土僵黏瘦瘠、水肥协调能力弱、投入成本高等问题,试验研究砂姜黑土结构改良、有机质提升、水养增容、耕作方式改良、种植制度优化等关键技术,探索良田、良种、良法、良治“四良”融合的砂姜黑土保护与利用“邓州模式”,为华中地区5000余万亩的砂姜黑土治理和可持续生产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典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个意义仅次于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性利用。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发挥不同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全产业链开发,进行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价值链,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智慧农业中心、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和智能农机展示中心等产业服务中心,合理布局粮食作物绿色高效示范基地,配套种植、储藏、加工示范区,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实现粮食产业的上档升级。同时降低粮食种植的风险,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提高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做大做强农业联盟,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是邓州市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另一个探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功能和优势,成立了农技推广联盟、品牌农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实现“三盟”良性互动,互相支撑,打造高素质农技服务团队,构建农业科技示范载体,在为实现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技服务的同时,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下沉到县乡里,下沉到田野上,加强农业科技先行县、农业科技小院等平台建设,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技术示范、产业辅导,是提升耕地产能的重要科技支撑。

突破砂姜黑土改良世界难题,提高夏粮高产稳产水平,必须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邓州愿意当,而且必须当好排头兵。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摸清土壤“家底”保障粮食安全

热点丨冬奥会闭幕 “冷资源”能否变为“热经济”

市说新语丨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不改市场强劲增长

商道经纬丨多部门集中发力 43项纾困措施助服务业渡难关

视点丨“东数西算”将进一步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mail.hisense.com,黑帮高中高清,阿森纳官网,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42207.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游斯基,热血江湖仿官方sf,美女变大树,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