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夏日午睡”:夏日睡方还少年
午间小睡,古人称之为午枕、午梦、昼寝等。
关于午睡,王安石有诗云“细书妨老眼,长簟惬昏眠。依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
白居易则说“暧昧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消”,陆游亦提到“不觅仙方觅睡方”。
睡方是克服昏然困乏、养精蓄锐的怡情享受,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堪比仙方,在古人眼中,午睡不仅能“百病消”还能“还少年”。
夏日昼长夜短,午睡能消除疲劳,养心养目,收神守心,有益健康。
古人有许多吟咏午睡的诗歌。
白居易曾写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年老饮食清淡,注意午睡,“旦昼两疏食,日中一闲眠”“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知足保和”,白居易享年75岁。
午睡带来宁静心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寿星诗翁”陆游“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半西窗无夕阳。”
主客对榻,相忘相安,浑我无知。
李渔在《闲情偶寄》谈养生之诀,“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主张在白昼特长气温特高的夏天午睡,并咏诗“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岁,止当三十五。”
古代文人雅士似乎多有午睡的习惯。
唐李建勋的“睡方”令人拍案叫绝:绝郊游之乐,享午睡之趣。
其诗云:“他皆携手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午睡成癖好,谁能惊扰。
杨花似乎也想午睡了,趁着风来与我相就。国礼 头把交椅! -->推荐点击
最为著名的午睡诗当推宋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诗人以书催眠,醒后不仅精神爽快,而且备感环境宜人。
此法凡读书人多有体会,堪称最雅致的午睡术。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觉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诵读诗卷双目微饧,随遇而安卧,枕石入梦,醒来之时,声声渔笛入耳。
境界幽邃,情致高雅,脱略形骸,道出了午睡之妙谛。
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说:“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周密在《齐东野语》“睡”条里曾经说到昼寝:杜牧有睡癖,夏侯隐号睡仙,而他自己也“习懒成癖”,必须午睡。
他还提到一个叫作有规的和尚:“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亦无多”,睡瘾甚大,一睡就是大半天。
佛门有此“睡德”高僧,可谓真性情。恭王府寿字纹圈椅赏析!-->推荐点击
夏日午睡,调节精神,焚香消午睡更佳。
李笠翁说:夏日午睡,犹如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到耳边。”
这是诗人丁崖州的闲情。
将睡未睡,饮茗待息,耳边水声,宛若睡中老祖陈抟于华山大睡五百年。
夏日昼长,不如学一学古人,午间休憩半刻,守心养神。
*文章来源大道知行 ,侵权请告知!
- 标签:怡红院红院成人在线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
张一鸣 作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两个与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文件集中对外发布。6…
-
时报时评丨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周子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党中央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出游人次将达1亿 端午民俗文化游成新亮点
- 百年纪事(104)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