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学史讲堂(7)丨李建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社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事业的鲜明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是社会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李建伟
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殷实,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事业格局不断取得新进展。
共建共享,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经济规模从1952年的679.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5986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89.52美元提高到1978年的156.4美元,2019年大幅度提升到10216.6美元,我国经济已从改革开放前贫穷落后的全球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已从改革开放前难以解决温饱问题、1990年全面解决温饱、1998年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从2007年的3.33倍下降到2020年的2.64倍,全国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20年的0.46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大幅度提升,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和32.7%。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教育领域政府责任,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0046.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1%提高到4.05%,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3.4%、94.8%、89.5%和51.6%,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50.9%。
劳有所得,劳动者权益得到强力保护。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四十年,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我国就业人员规模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7471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11834万人增加到58026万人,四十年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净增46192万人,其中农民工人数从2008年的22542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77万人。在有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1998年至2007年累计有24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其中近200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先后出台实施了《劳动法》《最低工资规定》《就业促进法》《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增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年度平均工资分别从2008年的28898元和16080元提高到2019年的90501元和47544元,年均增速分别高达9.98%和9.45%,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9.86%的名义增速基本持平,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兜底民生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安全网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障构建形成了覆盖近9.7亿人、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在内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辅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了中央调剂金制度,全国统筹正在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稳步发展,2019年覆盖人群达到2.05亿人、2.19亿人、2.55亿人,基本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先后于1997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领域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兜底民生功能不断增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住有所居,城乡居民住房大幅度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乡居民住房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本解决了近14亿人口大国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39.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48.9平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成了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改善了城镇户籍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截至2019年底,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累计近2200万困难群众领取了租赁补贴,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病有所医,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动员群众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改变了旧中国不卫生状况和传染病严重流行局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到2019年国家总共投入了3000多亿元资金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强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健全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内、覆盖13.5亿人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形成了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健康事业不断推进和深化。制定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健康公平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弱有所扶,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问题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性难题。1978年我国有7.7亿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历经三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到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98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脱贫问题,率领全党全国人民打响全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到2020年我国已成功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所有贫困县都已摘帽,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13年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2个百分点。2013-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9.7%。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百年来中国沧桑巨变,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重新屹立于世界,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创造了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历史奇迹,核心因素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强有力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事业的鲜明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是社会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仍任重道远。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王毅出席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
马建堂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发布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在京开幕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大蛇2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4705.html- 标签:微软小冰读心术,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在线观看,新华保险大厦,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国研中心学史讲堂(7)丨李建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社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事业的鲜明特征和最大制度优…
-
马建堂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马建堂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 尊敬的王毅国务委员, 尊敬的刘振民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
-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在京开幕
- 王毅出席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
- 访谈丨赵昌文:为中外各界交流经验、 凝聚共识提供有益平台
- 大宗商品价格⑥丨国际油价震荡上行 国内成品油将迎来销售旺季
- 智观天下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将为中国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