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首季报·智说③丨投资:加快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
刘立峰
2021年一季度投资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修补下跌缺口的意味比较浓厚。不应过多关注当前的数据,而要看投资增长是否具有足够韧性。预计2021年全年投资增长将出现前高后低、逐步回落的态势,要提高投资的质量效益,激发投资内生动力活力。
投资实现恢复性反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投资处于恢复性增长过程。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比2019年同期增长6%,2020—2021年一季度平均增速只有2.6%。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5022亿元,同比增长26%,两年同期平均增速为1.1%。与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相比,2021年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大幅增长,但是,修补下跌缺口的意味比较浓厚,投资仍然处于恢复性爬坡增长过程中。由于2020年同期下跌幅度更深,民间投资两年同期平均增速低于全部投资增速,回升的难度更大(见图1)。
基础设施投资不及预期。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2020—2021年两年同期平均增长2%。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两年同期平均增速仍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债务资金都在保基建,但是,一方面投资基数太大,另一方面,正规债务渠道无法满足融资需求,因此,基建投资仍低于全部投资增长水平。
制造业投资恢复不明显。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8%。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0.8%,制造业投资增长2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0%。尽管2021年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但是,由于2020年同期下降幅度相对更大,两年平均增速仍然下降了1.5%。
高技术领域投资成为亮点。一季度,高技术领域投资继续领跑其他行业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1.6%、28.6%。在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制造、医疗设备制造投资分别增长49.5%、50%。
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6%,两年同期平均增长7.7%。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28.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3.8%,销售额增长88.5%,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长16.9%。房地产投资、销售和土地购置均实现较快增长。
不应过多关注年初数据,要看未来投资增长韧性
由于疫情明显拉低了2020年的基数,2021年投资增速回升已成定局。一季度的投资增速是2005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增长幅度,但是,这一增速不会持续,全年投资增长将出现前高后低、逐步回落的态势,2021年底能够回落到什么水平值得关注。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如果要实现2020—2021年投资平均增速达到2019年的水平(5.4%),则2021年投资增速将达到8%。
但是,根据过往的发展规律,2021年投资增长可能达不到上述预期水平。第一,历年五年计划(规划)开门红的说法并未得到实践支持。从GDP增长情况看,“九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开局年增速大都比上一年下降,只有“十一五”时期有所上升;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五个计划(规划)期三降两升。可见,按照正常的周期规律,2021年的经济和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定高于上一年。因此,疫情导致的基数较低带来的增长可能要打一定折扣。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可比价投资增速经历了四个大的周期,每10年左右一个周期,目前,投资仍然处于2011年以来的第四周期的下降期中,如果没有疫情大流行,2020年的投资增速将下行到4.9%左右,2021年则在4%左右。由于2020年投资实际增长了2.9%,2021年投资增速达到6%较为合理(见图2)。
基建投资受政策影响增长乏力。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2021年,国家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又比上一年有所减少,城投债发行量减少的可能性也比较大。2021年政府平台公司偿债压力上升,预计地方政府背景债务违约也将有所增加。全年基建投资增长难度较大,甚至可能出现绝对额下降。
制造业投资恢复的难度较大。制造业投资增长同样处于下行周期中,而且幅度明显大于其他行业。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比上一年下滑6.4个百分点,2020年又下滑了5.3个百分点,制造业是几大主要行业中唯一投资下降的。当前制造业投资下降主要还是长期的制度障碍因素没有根本消除,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的内生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服务业投资将出现两极分化局面。传统服务业处境艰难,即便勉强渡过疫情难关,未来仍将难以预料,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将以维持生计和弥补过去一年的亏损为主,投资预期不会明显好转。高技术和民生服务业前景广阔。2020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1%,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5.5个百分点。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2021年,高技术服务投资仍将保持高增长。2020年,民生领域服务业实现了11.9%的增长,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部分公共服务投资仍将快速增长。
房地产投资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2021年初,针对楼市升温,北京、深圳等城市分别出台楼市新政,严查经营贷和消费贷,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与此同时,22个城市集中供地政策落地实施,将分散企业资金,稳定土地市场预期。新型城镇化带来新增人口、新就业人员住房需求增加,大范围城市更新带来的投资需求增加都会增加房地产市场活力。房地产已经告别短缺时代,空间结构供给不平衡成为主要趋势。高等级城市人口流入多、住房需求大、土地供给少,房价稳定上升,低等级城市情况则相反,不同区域和等级城市间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同。
外资和国有投资将保持强势地位。2019年,我国内资、港澳台资和外资分别增长5.5%、7.5%和-0.7%;2020年,情况发生变化,上述三类投资增速分别调整为2.8%、4.2%和10.6%,外资明显强于内资。平均近两年1—2月同期水平,三类投资分别增长0.7%、7.2%和1.6%,外资比内资更加抗跌。近年来,我国政府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强,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张。全社会投资增长越来越多依赖于政府投资的扩张,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支撑投资的整体格局逐步强化。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国有及控股投资仍增长5.3%,而民间投资只增长1%,差距更加明显,随着重大项目不断上马,国资强于民资格局仍将延续。
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激发内生增长活力
增强投资的有效性。要用合理的投资代价获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投入,尽快突破一些“卡脖子”环节。其二,引导投资进入养老、医疗、幼儿教育、生态保护等民生短板领域。其三,在扩大投资中保障消费供给、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消费潜力,在投资与消费的相互转化中推动经济发展。其四,把握基础设施的投资节奏,减少盲目投资,控制债务风险。
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合计超过20万亿元,而从2020年来看,预算内资金不到4万亿元,新增地方债4.5万亿元,城投债4.3万亿元,政府背景投资项目资金缺口7万亿—8万亿元。今年地方债和城投债仍应保持较强发行力度,至少不应少于去年的规模。要多用引导基金、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手段,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稳定地价和房价,抑制房地产资产泡沫,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排挤。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投资者,引导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奋发有为、不断进取、聚焦实业、做精主业。营造公平竞争投资环境,打通体制机制堵点难点,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已有政策措施落地,增强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提高民间资本长期投资的信心。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开局首季报·智说丨市场主体:固稳蓄力 进一步激发活力
开局首季报·智说丨外贸:“双循环”背景下开启发展新格局
开局首季报·问道①丨18.3%:高增长映衬经济强劲复苏图景
开局首季报·问道②丨一季度PPI涨势引关注 全年或“先扬后抑”
开局首季报·问道③丨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仍需政策“再扶一程”
开局首季报①丨经济表现超预期用好政策工具应对不确定性
开局首季报②丨劲增18.3%!19位专家带你读懂中国首季经济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photozoom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
张一鸣 作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两个与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文件集中对外发布。6…
-
时报时评丨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周子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党中央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出游人次将达1亿 端午民俗文化游成新亮点
- 百年纪事(104)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