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进行时②丨厘清上涨压力 维持CPI总体平稳
李海楠
居民消费价格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基本民生,更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标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设定为3%左右,比2020年3.5%的预期目标有所下调。这传递出怎样的政策信号?今年以来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外来通胀压力又将对本年度CPI目标带来怎样的影响?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考虑外部通胀压力、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结构性食品价格上涨因素,3%左右的CPI目标相对适中,既考虑了可能的通胀压力也充分衡量了应对手段,表明政府有信心维持物价平稳。
与此同时,受访的相关企业和民众对CPI涨幅却有着别样期待。
CPI涨幅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
“首先,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定下6%的目标,相对稳健,意味着来自总需求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将是可控的;其次,源自去年中国经济全球最好的表现,经济基础和整体物价水平控制有序。这些让全年3%左右的CPI目标控制有了较好的先天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粮食的自给自足以及生产供应充足都将让全年CPI目标更加可控。
即便如此,王晋斌认为,仍须厘清CPI涨幅面临的三个主要方面压力。
第一,来自经济基本面的压力。王晋斌认为,今年以来,尽管疫情防控下国内外的反差形势依然存在,但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在全球的逐步提升,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从而带动物价水平上升。其中,PPI的上升会推动物价水平上升。
第二,来自供应链不匹配的压力。王晋斌说,从全球供应链角度看,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有所干扰,导致很多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匹配,由此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第三,来自结构性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包括粮食价格上涨对相关副食品的传导,会对CPI上涨带来一定压力。“我国大豆等农产品需要进口的价格传导会因为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相关农副产品涨价,这一压力会成为全年CPI上涨的主要来源之一。”王晋斌说。
倒挂让制造业企业两头承压
那么,现实表现又如何呢?今年以来,国内物价运行持续分化。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二者“剪刀差”较1月份有所扩大。
分析认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国内需求上升、国际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一系列生产要素上涨压力,PPI连续9个月处于上涨态势;同时,受去年初猪肉价格大涨形成高基数的影响,今年2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下降0.4%,是影响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样的“剪刀差”对于企业而言却意味着“两头承压、利润受阻”。在浙江拥有一家中型规模眼镜厂的温州人老潘,在北京拥有两家零售门店,同时他还是两个眼镜注册品牌的拥有人。“加上代理一些主流品牌,从生产配套到销售可以实现一条龙。”对于去年至今的行业形势,老潘告诉,去年受疫情影响导致无法开工加之需求萎缩,压力一直都在,先是国内需求下滑导致零售受阻;随后是出口批发全面停滞;但后来伴随复产复工,有所恢复,尤其是出口生意好于过去几年,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是原材料成本上涨,但零售价格却因需求整体不足未出现上涨。
“比如最受欢迎的钛金属镜架,不光是材料价格上涨,零配件供应周期也在拉长,这些都将传导到成本上,但零售价格却始终上不去。”用老潘的话说,“两头承压,怕是扛不了多久,要么是消化库存不进新货,要么只能零售涨价等待需求好转。”
对于PPI与CPI之间的关系,王晋斌分析认为,整体看,PPI的上升会推动物价水平上升,但最终压力还要取决于消费。“由于企业暂时生产或者补库存导致PPI上涨,一旦消费跟不上,那么PPI对CPI的传递会有所弱化。”王晋斌说。
积极作为保供应助力稳物价
如前所述,今年以来CPI受猪肉价格下降有所回落,但面临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价格上涨,会否加剧国内生猪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催生价格大涨?
据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行情分析了解,截至3月5日的最新数据显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32.0元/公斤,比上月同期(2月5日)的37.25元/公斤下降14.06%;比去年同期的45.75元/公斤下降30.05%。此外,鸡蛋、蔬菜价格均表现缓慢下行、略有波动、整体平稳的态势。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工作人员告诉,市场的确存在推高价格的意愿,但许多数据显示,近期毛猪产能的恢复程度是比较可观的,毛猪供应正在由偏紧向宽松转换,肉价波动下行的态势已定,短时间的反弹并不会停滞肉价进入下行通道的步伐。所以,对于养殖场来说,顺时出栏是首选。
“国内的CPI主要承压仍是在结构性的食品价格因素,一旦农副产品供应得以保障,就不会对整体物价带来压力。”对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王晋斌表示,除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受影响明显外,多数食品尤其是粮食贸易在进出口中占比并不高,很多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国内生产供给能够供应充足,确保春耕不放松,就能确保国内食品价格可控。
来自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播4.5%,其中,南方早稻已育秧37.6%。此外,今年冬小麦、冬油菜种植面积双双实现恢复增长。冬小麦种植面积3.35亿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冬油菜种植面积96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左右。多数地方冬小麦、冬油菜长势好于上年,实现夏季粮油丰收有较好基础。
此外,来自政府方面的“定心丸”也不得不提。在3月5日国新办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从今年情况看,综合考虑价格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设定为3%左右,比去年预期目标有所下调,说明政府有信心把CPI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他强调,在CPI中食品价格占比很高。近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应有保障。加上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有利于物价保持稳定。
以系统转变和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焦点丨多地加强资金监管 重拳打击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
顺应消费扶贫新趋势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开局进行时丨5.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稳定压力犹存
时报时评丨交接好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商道经纬丨为平台经济发展“把好脉、开好方”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10g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
张一鸣 作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两个与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文件集中对外发布。6…
-
时报时评丨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周子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党中央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出游人次将达1亿 端午民俗文化游成新亮点
- 百年纪事(104)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