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行业  家电

甘肃岷海制药董事长张峰:探索陇药全国发展新模式 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

4月12日讯(记者穆旦) 甘肃是中华医药的发祥地,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量大品优,是全国中医药药材主产区之一,有“天然药库”和“千年药乡”美誉。定西市岷县的当归、黄芪道地药材享誉海外,特别是“岷归”曾占据九成以上的全国同类市 =年来,甘肃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将中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之一,以定西、陇南、河西走廊等地区的中医药原材料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品牌企业,初步实现了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早在2017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批复,同意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并认可甘肃省提交的《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底,甘肃全省计划将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内,其中当归、黄芪等道地大宗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00万亩,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地达到5个以上;重点建设20个省级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3-5个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重点中医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研究开发5-8个中医药新产品;力争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5家企业上市融资。

不过从最终结果看,上述方案的执行效率仍是差强人意,比如方案中“2020年底5家企业上市融资”这一目标就未能达成。据了解,目前包括“独一味”(现“ST恒康”)在内,甘肃全境只有佛慈制药和陇神戎发共3家上市公司。日前,江西、江苏、陕西等省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力度空前,上述三 耙话咽帧鼻鬃怨宜Ф秸健?梢韵爰,未来甘肃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非常之大。

日前,就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议、道地药材种植与养殖、岷海制药未来战略布局等多个问题,记者专访了岷海制药董事长张峰,张峰曾在甘肃中医药领域扎根近30年,对中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有独到的见地。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岷海制药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战略调整,下一步岷海制药将打造“岷海健康科技集团”,全面提升企业战略格局和行业竞争力,已做好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打通道地药材种养殖、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处理、中药品(OTC)及院内制剂研发与生产、中医诊所连锁等中医药上下游链条,为拢药发展振兴探索新模式,力争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新力量。据了解,岷海制药目前正积极筹划新的健康产业集团,引进国内实力资本,推出新品牌,打造互联网中医连锁门诊,形成立足甘肃、覆盖全国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

以下是记者对话岷海制药董事长张峰的专访实录:

陇药整体提升与发展空间很大

记者:早在2017年甘肃省即挂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医药产业已被甘肃列为新兴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地位和意义。作为甘肃中医药领域知名企业家,您如何看待中医药产业在甘肃的发展机遇?当地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需具备哪些条件?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有哪些?

张峰:省里面提出中医药产业作为甘肃支柱产业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面临的问题也很多,目前甘肃中医药的种植业,从市场的发展规划和工业上是落后的。甘肃省医药产业整个工业总产值才100个亿。而江苏泰州一个地级市,医药产业超过1000亿元,相当于十几个甘肃

甘肃中医药产业存在三大问题:包括税收支持政策在内的营商环境,待改善;政策扶持的重点不对头,过于分散,面大量小,有上千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很难形成产业竞争力;中药新产品不多,研发投入很少。

1,营商环境不是太好。市场的利润空间过大,甘肃省没有很好的税收政策来吸引外部企业投资。

2,政策支持的方向和重点不对头,小而散,技术含量不高。比如脱贫攻坚这块,确实给不少农民增加了收入。不过,面大量小,一个县搞了上千个农产品合作社,作为产业的集中优势来讲,恐怕起不到太大作用。

3,新品开发能力亟待提升,没有新产品向市场提供。完全是用西化的东西来研究中药,没有发挥中药材的特色。厂子都小,研发经费也少,只注重从农业角度出发、不从药业出发,只追求产量,不注重品质。

甘肃中医药几乎没有什么新的产品研发。当地一些科研机构来找我们合作,我们都不愿意参与合作,因为他们走偏了,完全是西化的一套东西来研究中药。比如,他们越分越细,没有发挥出中药材的综合作用。各个厂子在科研投入上也很吃力,甘肃中医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想拿出大量的科研经费也不现实。 而且在这方面,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

此外,种植中药材总是注重从农业角度出发,所以药材的品质也会越来越退步,只追求产量不追求质量,而且也没有哪一级政府认认真真的去规范与管理它。因为中药材属于农产品,不进入药企,药监部门也没权力去管。下一步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药材的品质问题。不仅仅是甘肃,全国的中药材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按照这样的管理,甘肃想发展成中医药大省,只能说是个梦想。

4,甘肃特色中药材标准的制订缺失。针对甘肃省特色中药材这一块,自己的标准制订落后,跟不上,比如说药材转向为食品的药食同源问题,没有专门的队伍和专门的科研机构去抓,很多地方的特色药材自己没有特定的标准,不能被国家药典收入,就没法使用。

比如甘肃丹参,紫皮丹参,效果应该超过山东丹参,岷县柴胡、野生黄芩、黄芪,按照现在药典标准都属于不合格药材,它的药效是非常好的,类似这样的东西很多。就拿当归来说,在两广一线、福建以及东南亚,当归大量作为煲汤用食品。当归能产生的衍生物也很多,但当归没能进入药食同源名单。在已经公示出来的药食同源目录里,当归也是作为“”新香料”(药材的衍生物)出现,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岷县多年有一种产品当归树,最后被强迫不能生产。在广东可以做当归鸡、当归汤,很普遍,当地菜市场就可以买到很多中药材,这在其他省份就不行。

道地药材“岷归”市场号召力不足

记者:我国当归产量九成以上出自甘肃,不过标准化生产问题曾受市场争议。早几年,南方周末曾整版报道“硫磺当归”熏蒸问题。您怎么评价如今“岷归”种植与加工的产业现状?

张峰:硫磺熏蒸问题已经解决。经过当地有关部门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环境与产品品质已大为改观。硫磺熏蒸其实是个传统炮制方法,但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成分中不仅含有二氧化硫,药材还会含酸。那些年主要是南方的经销商(药贩子)熏蒸需求比较大,因为南方湿气大,经过熏蒸的当归不易变质。

为什么当初会出现硫磺当归问题?因为硫磺熏蒸药材,这是一个古法。过去我们用烟草熏,也主要是它的含硫量来保证它的外观品质。因为干熏的药材用硫磺来熏,没任何问题,它在日光下两天就可以完全降解掉。再经过清洗,它的二氧化硫溶到水里就变成亚硫酸了,药材里面是可以不含的。主要是经销商,也就是通常说的药贩子,他们是“湿熏”,就不仅仅是二氧化硫的问题,因为二氧化硫进入药材内部与水分溶合之后,就含酸了,对药材品质的破坏是非常大的。这个问题目前都解决了。

还有一个,硫磺熏蒸是南方市场的需求问题,南方湿度大、温度高,当归的挥发性和其他药材一样,它在南方容易变质。经过熏蒸以后,它不得变质。如果是在岷县,不熏不蒸不经过任何处理,当归都可以保质,因为岷县有天然的气候条件,一年湿度超过80的天数也就40天,室内温度最热的时候也就20多度。来到岷县,夏天连一个电风扇都不用。特别适合当归的生长与库存。

“岷归”原产地标志应立即启用

记者:如果由您来统一规划,会给“岷归”的种植、加工、销售及品牌做怎样的建议?

张峰:过去岷县当归产量占全国同类药材的90%,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因为岷县土地资源比较少,而且山高坡陡,种植成本也比较高,也有岷县人在云南和四川种植当归,称其为“云归”和“川归”,后来又到青海去大量种植,最终都算在了岷县的产量总账里来了。所以,在岷县不见得就能买得上岷归。云归、川归等按现有药典来说都符合,若按道地药材来论,都完全不能叫岷归了。从很多临床上我做过试验,那和岷归的功效差得太远。就如同美国的花旗参引到中国来种植,也叫西洋参?安徽霍山石斛,在甘肃和云南都有种植,那还能叫霍山石斛么?

岷归的市场数据,目前公开报道出来的,都是不真实的。另外,目前在一些大学教科书里,对岷县当归的整体性状描述都是“假的”。什么头大、干壮、谷子少、皮色花白,压根儿就不是岷县当归的样子。不认识药材的“专家”在胡编教材。

岷海制药在岷县有个两万亩基地,严格禁止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保证它的品质。当归有种特殊的病叫麻口病,麻口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土壤中的黑线虫把当归一咬,就出现了麻口。为了防这种病,八十年代甘肃省向全国招标,当时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方法确实解决麻口病问题,到现在还有老百姓普遍在使用,比如在土壤里使用甲拌磷,实际上目前都是禁用的。而我们在二十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生物防治当归麻口病,专利也批下来十好几年了,一直在使用,而且完全是生物性、可降解的。

早在十五六年前,岷县当归就拿到了我国第一批中药材原产地认证,总共只有6家,岷归是其中一家。不过,原产地标志一直没有人使用。现在岷海健康科技准备把这个原产地标识给用起来,原来我们只是做中成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我打算对药材品质做更高的追求。岷归原产地保护认证范围,包括岷县以及气候、海拔比较相近的邻县宕昌。

甘肃中医药须有龙头企业当引擎

记者:甘肃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不过产值与附加值却相对较低,这与产业集中度不足有关。岷海制药是否有意扩大规模、收拢小而美企业,担起整合中医药优质资源、提升甘肃中医药产业整体品牌的责任?2021年是否有启动并购的计划?在中药材及中成药品种的电商方面,岷海制药有怎样的筹划?

张峰:我们的资源优势就仅限于农产品,而药材加工也多以初级加工为主,倒卖进入终端市场都经过了多少个药贩子赚差价。对地方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还是起到作用的。但是具体到形成产业优势,还不太明显。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与经济优势?我的建议如下:1,以品牌宣传为主;2,要有一个决定性的龙头企业带动;3,以自己加工为主,加工之后以产品销售为主,而不是以原料销售为主。以原料销售为主,利润空间小,附加值小,市场波动也大。中药材原料价格,会受当地农户每年随行就市的种植面积多少影响,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这些年来,当归每斤价格波动从几块钱到过100多块,有一二十倍之间的差距;4,种植必须规范,需要严格标准化种植。既然要保证它的市场价,就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

比如说,我们岷县现在发展电商,总体销量还不错,但是他们以村销为主,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目前电商管理有些混乱,假冒伪劣产品也比较多。岷海制药一直没有用岷县扶贫计划搭建的电商平台,我们打算建自己的APP搞平台,如果我们卷入到大的电商平台,质量上也不一定能被消费者认可。我们自己的种植基地,自己的生产加工,自建的销售平台,然后从保障的角度,从对客户提供信任度、可以投诉的角度来讲,才能搞起来。去大的电商平台之前,自身必须已经建立起品牌影响力,否则就只能接受电商平台发起的价格竞争、价格战,咱们不能做亏损买卖。

岷海已开发古方验方逾600种

记者:公司目前拳头产品和在研新品有哪些?请您介绍一下岷海制药现有的产品结构以及下一步的研发方向与重点。

张峰:所有按药典标准生产的药品,我们在药品质量把关上,都是一流的。首先看药材采购,我们基本上是根据药材分类,按不同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来进行采购。

我们岷海制药的蒲地蓝消炎片,进入了甘肃省评选出的“陇药八大中成药”。尤其是治疗风湿骨痛的的杜仲壮骨胶囊,还有九制大黄丸、通脉颗粒等,这些品牌药通过用户多年反馈情况来看,质量都很好。不过受药典局限影响不 6嗄昀矗我对药典以及进入药典的中成药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很大。比如说,张仲景的小柴胡汤——天下第一汤,药典处方剂量比张仲景的处方整整小了20倍,不知道当初这些专家怎么定出来的?而且做成颗粒之后,含糖量高。喝少了不起作用,喝多了糖多,受不了。

这些年来,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修改也很随意,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范畴,完完全全是拿西医那套办法和理念来管理中药。我们已经开始对古方和民间方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对老百姓看病有更多的帮助。目前我们研究的古方剂、经方、验方达到600种,能够做成成药制剂的大概有100来种。

前两年医疗器械获批一类器械,一类新药也有在申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院内制剂。从产品结构来说,我们的品种已经覆盖了所有病种。按一般流程,一类新药的申报需要上亿资金、花十几年时间,这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等待。

向全国发展中医连锁门诊 打造中医治未病专家

记者:2017年甘肃省有关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曾预估,到2020年底,全省中医药领域打造5家上市公司。据了解,目前包括“独一味”(现“ST恒康”)在内,甘肃全境只有佛慈制药和陇神戎发共3家上市公司。未来5年,岷海制药有无进二级市场融资、成为“五家之一”的打算?同时,岷海制药作为一家制药集团,为何要创建“中医工作室”?

张峰:岷海健康科技的上市筹备已经启动了。不仅仅局限在中药制药领域,而是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从终端向上游推进,建立“中医治未病中心”,在北京注册了“岷海大健康产业集团”,先以终端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然后解除人的病痛,预防一些疾病产生,向上就需要产品,归为治疗和保健两类。

岷海制药正在全国铺设“中医养生馆”、“中医门诊连锁”。针对这一类产品,我们又注册了一个新的商标品牌,持续做品牌,以北京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向全国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健康超市,里面的产品必须是道地药材或绿色认证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有产品使用手册,然后教会大家如何按照节气、按照自己的体征来使用健康产品,调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不得病,达到自我预防与治疗的目标。四季养生,如何养?春养肝,夏养脾胃和长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比如拿到锁阳、虫草、人参,怎么用?很多人都不会用。同时,我们还想弄一个家庭药箱。什么样的人应该备什么样的药?过期了就调换,不够了就补充。尤其是婴幼儿,我们不提倡吃药,如果出现发烧、感冒、痢疾了怎么办?都要提供一些婴幼儿适应的产品。

未来计划融资规模5-10个亿

记者:岷海目前的融资进展如何?

张峰:融资方面,我们通过一个整体平台——甘肃岷海健康科技集团(原“岷海医药科技公司”)来进行,这是我们融资的主体,也是未来上市的主体公司。北京岷海大健康成为这个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重点来运营全国的中医连锁诊所。而产品方面分成四大板块:第一块是中成药制剂,保证品质不放松;第二块是研发新产品,包括药食同源的健康食品、中药原料的化妆品、健康医疗器械;第三块是对原药材的炮制和饮片加工;第四块,为了确保品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自建植物药的种植和动物药的养殖基地。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有个目标。现在我国中药经过了第二次普查之后,中药原料药是12007种,分布在世界各地。我们根据中药归经归类进行总结,所有方剂最终给压缩到100种以内,这样才能实现质控。质控的标准方面,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都初步有了结果。将来进行APP设计时,从种植上我们可以实现全程监控,这样对自己出去的产品有把握、有保证。

目前,岷海制药的当归基地、黄芪基地,都已经在甘肃岷县、张掖河西以及新疆阿勒泰建立多年。在张掖河西有5000亩基地,种植黄芪、板蓝根;岷县有2万亩,以当归为主,将来计划扩建到5万亩;新疆阿勒泰地区,主要是种植甘草,自有土地1.8万亩,还有一些是与当地农民共建合作社。在贵州,我们以养殖带动林下经济,自建养殖林麝和梅花鹿基地,带动比如杜仲、天麻的种植,目前林麝和梅花鹿的养殖证已经拿到,今年计划投入近1000万元。岷海在种养殖这块的总体投入规模将达到5-10个亿。第一轮融资已有多家投资方接触谈判,尽调报告已经形成,等待上会。

中药企业为啥建“中医工作室”

记者:岷海制药作为一家制药集团,为何要创建“中医工作室”?

张峰:岷海为什么要建“中医工作室”呢?我们是希望用传统方式对中药材进行亲自炮制,“五色五味归五经”,达到规定的质量,才能在临床起到相应的效果。今年1月5日,在合肥遇到一个病例,是肝硬化形成了肝肿瘤,按西医的观点是没法手术,介入治疗之后,人已经是靠营养液来维持生命。通过我不到一个月的治疗,现在病人已经到处跑了。

中医自有一套诊疗的方法论:一,把人作为自然界与天地相融的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同的人出现不同的体征,与饮食结构、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不利的东西要改善;二,判断出TA的阴阳。具体到人的体征来说,到底是寒性还是热性?形成肿瘤的,是久郁成疾,那是冷凝,还是热淤堵,要区分开来;三,古代名医告诉我们“三焦不通,必得重 薄I辖共煌ǖ蒙喜。中焦不通得中病,下焦不通得下 1匦氲萌肨A打通。一般来说,是开三天方剂给病人喝,先打通三焦,三焦通了之后保证病人可以维持生命,三焦不通也只能放弃。

我们对很多病症,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标准。这一点也是学习西医的观点和理论。诊断手段上,我们并不排除西医的检测手段。比如我们说脉浮,心血管有淤堵,但堵到什么程度,肯定是仪器更精准;比如血压高,高到什么程度,血压计就很清楚可以测量;比如,肿瘤的体积大小等。关键问题是治疗。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手段,对西医仪器的误诊来做很多判断。去年最快的一个病例,是肠癌病人,就花两个月时间,治疗后病人检查指标比得病前还好,半年后再复查指标仍然很好。

从高校老师、地产开发商到药企掌门人、中医传承人

记者:您个人的身世与从业经历跨度很大,颇具传奇色彩。能否说说您在高校老师、铁锅厂厂长、开发商老板、药企掌门人等多重角色中是如何自如“切换”的?您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力学专业大学生毕业生,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医发生兴趣的?能否谈谈自己学医、从医的经历过程?

张峰:前面的事情就不说了,今天我们只说与中医药的缘分。其实我学中医药是被迫的。1997年我37岁,来到岷县探亲访友,县上领导领我来参观制药产业,走到一个地方,突然就把一个封闭的东西给砸掉了,说这是县药厂,当时药厂已经停产关门好久,准备破产。后来,县领导说,要不你来托管这个县制药厂吧。就这样,我就干了。托管过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中药一窍不通,我就请这些懂的人来搞。但在工作过程中我又发现,这些“懂的人”没有一个是很全面的人,而且固执己见,该解决的问题又解决不了。所以,我下决心必须自己搞懂。当时,我请了两个教授,对我学习帮助很大。一个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贵君教授,是我们中药鉴定专家,受他的启发我对中药材的认知起点比较高;第二个是扬州大学药研所所长刘墨祥教授,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批中药博士,他本科学的化学,对中药材分析很有一套。因此,对中药材的质量把握和中药生产工艺的环节和环境要求,我就自己掌握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学的过程。没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就得过三个病:一是30岁那年,我得了胆结石,就毅然去割了;割完之后,因为血小板少,我就输了一点血,却导致了急性肝坏死。通过一个多月的抢救、两三个月的治疗,就好了;我本身还有个遗传性疾病叫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了20多年,医生告诉我根本没法治,我就自己研究解决。按西医说法,得过肝坏死的病人一辈子与酒无缘,而我现在365天至少要喝300多天的酒,强直性脊柱炎也是我自己治好的,肝功能提升也是我自己解决的。我虽然60多岁了,但我脸上一块色斑都没有。

直面“中医黑”

记者: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有愈演愈烈之势。社会上存在相当一批的“中医黑”,特别是在精英知识分子层面“中医黑”成了他们所认同的一种“正确”,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峰:决定中医药的发展有以下三个因素:一个来讲,是中医药的应用,在古代只有自然的、天然的东西可用,中国人对中医药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后来因为药材不同产地带来的疗效差异,会让人们有一些疑问,特别是过去中医采用“以毒攻毒”的疗法,毒性药材的使用可能也造成了一些伤害。清末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本书叫《温病论》,限制了药材的使用,降低药材的疗效;再一个,从清末民国开始,西医发展起来,中国大量学医的留学生接受西化教育的结果,比如鲁迅的早期作品也有一些“攻击”中医的地方。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甚至想过废除中医教学。不过接受西医教育之后,医和药就分家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所以,现在我们学院派的中医出现了很可笑的问题:学医的不懂药,学药的不懂医,也就是背一些传统的方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因为中医不能挣钱,他们就做方剂的堆砌,本来三五味药就能治病,非要开上三五十味,这让本来对中医有信心的人,慢慢也没信心了。

所以,经过近30年的摸索,岷海制药来办全国中医门诊,目的就是把要不确定的给确定起来,把不规范的给规范起来,把不标准的给标准化起来。

在储备好科研品种、做好道地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这些事情之后,今后岷海健康科技将着力向终端延伸,锁定“中医治未病专家”这个目标,给更多国人提供更科学的养生方法和原生态的“药食同源”好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写给老师的祝福语简短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