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纪行》之北海篇二:南珠文化 城市记忆_贝壳工艺品批发
北海贝雕工艺品制作人 张其凤:(秦汉)那个时候是最鼎盛的时期 因为我们是北部湾海边 贝壳资源也比较丰富 在南海边 所以我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发展
记者 徐疆疆:和所有临海城市的人一样 北海人对于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2000多年前开始 这里的人就开始接受大海的馈赠
当年,贝雕作品工艺简单,仅仅只需要简单地打磨穿孔,就可以作为饰品佩戴在服饰上。可即便这样,从汉墓中出土的贝雕配件,仍然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这门技艺的推崇。带着这种推崇,古人将贝雕带上了船,带离了岸,沿着海上丝绸之的线,让北海的文化飘向了遥远的西域。
北海市文史专家 范翔宇:东南亚来的商人 包括中原来的商人 他会跟着船 到珠池去 他会在那里马上捡些好的(买走)就是这样一个形式 那种叫批发的商人后来到了汉 三国以后它才有了固定的街市
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丽春:汉代的时候海上的航线曾经也到过马来西亚 所以当地的华人对我们有特别的亲切感 所以也赋予他们对家乡的情结 所以反响很强烈
《海丝纪行》之北海篇(二):南珠文化 城市记忆
作为昔日海丝上的贸易,闻名遐迩的南珠不得不提。北海是南珠的故乡,这里先有珠后有市,商人多了通了,丝就走起来了。当年,北海合浦县人不种粮食,只耕海采珠,再用珍珠换米,珍珠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来源。古老的商船驶到港口,珍珠池里马上就热闹起来。
早在2000多年前,璀璨的南珠文化就让南来北往的客商领略了北海的魅力。可以说,海上丝绸之是这个城市最大的文化财富。而时过境迁,这笔记忆财富,也成了北海的文化名片,推动着北海的对外交流交往。
《海丝纪行》今天(19日)我们继续走进广西北海。海上丝绸之,奇珍异宝的交易和东文化的交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北海的珍珠和贝壳工艺品,依然深受欢迎,它不仅勾起人们心底的海丝记忆,也折射出北海当年海上商贸的繁华。
流淌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如今的北海贝雕画已由简入繁,做工更加考究。而随着广西和东盟贸易往来的日渐热络,这项古老的技艺也吸引古航线上的南洋国家,向它发出新的邀请。
北海贝雕画制作人 张其凤:一天八个小时都要在那里做 需要耐心还要细心
贝雕画,这门古老的技艺可以追溯到海上丝绸之的兴盛期。如今,它仍然被当地人喜爱。张其凤钻研贝雕画四十多年,在整个北海的相关从业人员中,她的手艺基本代表着贝雕画的最高行业标准。
在北海歌舞剧院的排练室,演员们正在排练我国第一部海洋性题材历史舞剧《碧海丝》。舞剧以主人公大浦和阿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叙述了大浦受汉朝特使之托到南洋寻找丝绸之的故事,再现了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交往与商品贸易的历史情境。
北海恒兴贝雕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 何明军:把相应的花纹中国的传统山水花鸟雕刻上去 然后把贝壳贴上去 形成这么一种图案这种形式 艺术表现(其他国家)没有了 而我们刚好弥补这一块
新闻链接:挖掘海丝记忆财富 北海打造新文化名片
时至今日,珠城合浦仍留存着诸多海丝气息。珠海是北海最老的街道,南珠大道、南珠市场,这些随处可见的招牌中,无处不在彰显这座城市与珍珠、与丝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当年以海为伴的生活,还有一样东西让如今的北海人念念不忘。
热词:
这部历史舞剧的成功,是北海运用海丝文化财富的一次尝试。在此基础上,北海近年来还恢复了一批几近失传的非遗项目,被学术界誉为北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