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工艺品

今天,我们为什么特别怀念钱学森

科技日报评论员

近日,网民声势隆重地发起对钱学森诞辰108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欣慰地看到,老一辈科学家仍被舆论高度关注和敬仰。联想到另一则新闻:袁隆平数十年来一直在小理发店理发引起网络热议。钱学森和袁隆平的“网红”效应可以说明,这个时代急需矢志报国、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

老一辈科学家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矢志不移,爱国奉献的品格。回顾钱学森的一生:少年立志实业强国,大学转换专业航空救国,归国后又服从国家需要转向航天工程,晚年还忧心于领军人才匮乏,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可以说,钱学森的成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钱学森的脉搏和民族前途一起跳动。在国际风云变幻、摩擦对抗加剧的当下,钱学森等老科学家的民族志气,鼓舞着中国年轻一代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当年回答陈赓大将“中国能不能搞导弹”时,钱学森说的“外国人能搞,难道中国人不能搞?”成为网民追捧最多的一句名言。

老一辈科学家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大爱无私的风骨。钱学森不爱钱,住了一辈子老房,家具是旧的,一个公文包用了40年,捐出所有的奖金,从不要求生活待遇。钱学森不爱权,他主动辞去国防部五院院长职务,余生只任副职,以集中注意力于科研。钱学森不爱名,拒绝“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呼,说真正的功劳属于人民;他晚年坚持不题词,不写序,不参加评审鉴定,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兼荣誉性职务,不去外地开会,不上名人录。

当前,科学界偶然吹出的不正之风令人忧心,正需要钱学森的精神来矫治。有些科研人员对头衔、经费汲汲以求;有些学者一门心思在房子、车子、票子,忘记献身学术报效国家的初心;甚至有人戏称“科学家不是在跑关系争项目,就是在跑关系争项目的路上”。当科学家不再表现出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风貌,社会随之也削减了对科学家的信赖。也正因为这种背景,钱学森和袁隆平等科学家榜样,格外受到时代尊崇和亿万网民的真心颂扬。

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全社会对老一辈科学家故事渴求、追捧的情境下,大力宣扬科学家精神恰逢其时。

今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懈奋斗。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在艰苦环境中拼搏攻关,隐姓埋名、牺牲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将被永远珍视和继承,鼓舞、引导和塑造新一代科学大家。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