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工艺品

成都管好城市发展“最后一公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建设高品质生活社区,四川成都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创新党委领导城市工作的体制机制,市县两级党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发挥牵头抓总、集成整合作用。如今社区发展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制度机制日趋完善、实践探索推陈出新。

  在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社区占地117亩的府河摄影公园里,孩子们三五成群欢快地做着游戏,1.5公里长的绿道上,结队而来的跑者在暖阳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过去,这里环境嘈杂、交通拥堵、人员复杂,为社区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在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后,绿道绕着小区建,新桥环境大改变。依托独有的文化资源和生态本底,我们还建起了府河摄影公园,大力发展摄影产业。”谈起这一变化,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冯贵银表示,环境变美了,服务跟上了,通过共建共治,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提高了。

  在成都,处处能见到这样和谐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社区。随着城市规模快速增长,成都的实际管理人口已近2200万,全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50万,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为了主动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市民需求的变化,2017年9月,成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了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首次明确以一个党委部门专责统揽做好此项工作。经过两年多努力,社区发展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制度机制日趋完善、实践探索推陈出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已逐步成为成都居民的共同认知。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占地285亩的成都市新都区正因社区常住人口4149人,十分繁华,但流动商贩经营无序、私搭乱建现象频发曾让正因社区党支部书记魏永翠感到很头疼。

  “2017年12月份,我们正式开始打围拆除工作,半年多时间拆除了1.4万多平方米违章建筑,彻底翻新了老化的基础设施,规范了商户经营,消除了治安消防隐患。随后,路面整治、外立面改造工作齐头并进。”魏永翠告诉记者。

  “社区改造涉及人数众多,要平衡各方利益。在准备阶段,大会小会没少开,走街串巷一户也没落下。把道理讲通了,工作就好做了。”魏永翠说,让人暖心的是,不仅社区居民十分配合,有不少商家甚至愿意承担停业的损失支持改造。

  如今的正因社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管网全面换新,街道店招统一了尺寸,但商家可以根据店面特色自行设计,呈现了很多好创意。

  通过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创建“五大行动”,成都已累计完成老旧城区改造项目697个、“两拆一增”项目2687个,整治背街小巷1979条,让市民从身边点滴变化中感知社区治理的成果。

  为了提升社区新气质,成都还深化社区全域景观化创建,社区将美学艺术植入社区营造之中,为增强城市美学运用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新桥社区真的很‘潮’,摄影是一张聚民心、聚人气的名片。”跟随冯贵银的脚步,记者走进了新桥社区委员会。进门右侧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引人关注。冯贵银说,这些作品都是来自社区居民,有不少还获得了国际、国内摄影奖。人们热爱摄影、学习摄影,纷纷加入了社区的摄影俱乐部。

  在府河摄影公园另一端,是成都当代影像馆。馆内拥有专业展厅、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和多个公共教育空间。对摄影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学习平台,对社区居民而言,在家门口就能鉴赏世界摄影大师的作品,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

  一个又一个绿道环绕的社区逐渐成形。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厚植公园城市底色,今年年初,成都还启动了园林绿化建设行动,计划打造35个“公园城市示范街区”,每个区将新增区域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城市示范街区”两个。

  优化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普通人“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成都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构建起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社区发展的格局。

  “我是金府路917号中加水岸小区商铺业主,既在这里开诊所也居住在这里。为了办居住证,我跑过房管局、信访局,最终因为生意太忙就搁置了。”近日,新桥社区居民刘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群众工作之家,代理员详细登记了他的情况并逐级反映,最终经过所在地户籍民警帮忙,刘均补齐了相关手续,仅一周就拿到了居住证。

  不仅在新桥社区,金牛区通过创新基层党建体系,促进各领域、各层次党建互联互动,该区已有160余个党组织、3400余名党员为不同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在成都市范围内,共有13万名党员下沉社区提供服务,带动9.6万名议事会成员参与社区事务决策。

  在成都的各个社区,甚至小区,都能找到基层党组织的身影。更多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则将服务推向更深层。其中,位于成都高新区永安社区的蓝光御府花都小区就通过“三联三共”模式理顺了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权责关系,变院区“管理”为院区“治理”。

  成都高新区永安社区党委书记冷文向记者介绍,每月15日和30日是小区举行定期碰头会的日子。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人员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建立起日常事务、重大事项、突发事件协商合作机制,常常一个会议就能让三方的问题得到解决。

  共治共享共同发展

  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受益是社区治理的出发点之一。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路社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院落协商自治服务互动系统,让共治共享在“云端”成为现实。

  记者在致强路社区“滨海家园2.0”院落协商自治服务互动系统上看到,这里设置了信息上报、社区咨询、项目公示、院落基金等多项自助服务功能,由院落自治小组成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负责人轮流值守。

  “我们传统的居民议事是采用一周一会的方式展开,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实时反映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系统上线以来,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较前一年提高了50%左右。”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乡告诉记者。

  提到居民反映需求的有效载体,就不得不提“天府市民云”APP,这个APP是成都市提升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该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共采集到有参考意义的问题建议2万余条,平台每季度会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客观分析并向各相关单位反馈,为补齐城市服务短板提供科学依据。

  把政务服务柜台、公共服务窗口搬到了市民指尖上,让市民办事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越来越多市级部门(单位)站在服务对象视角思考问题和谋划工作,从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主动对接、改进服务。这是“天府市民云”的优势所在,更是成都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

  经过系统梳理后不难发现,成都的社区治理首先有着完善的顶层设计。通过创新党委领导城市工作的体制机制,成都市县两级党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发挥牵头抓总、集成整合作用,把分散在20多个党政部门的职能、资源、政策、项目、服务等统筹起来,实现精准化发力。其次,治理模式有章法。成都编制了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治理工作条例,制定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配套出台涉及街道(乡镇)职能转变、社区工作者规范化管理、社区营造等6个重点领域改革的文件和涉及物业服务管理、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等15个指导性实施细则,形成了系统完备、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制度设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